摘要
运用Fixed-Window-Malmquist指数法,研究2003—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分区分类分析其增长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高"投入—产出"特征凸显,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高等教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受技术进步"单因素"驱动,技术效率有待提高;高等教育的增长点仍属于以要素投入为主的"粗放型"模式;不同地区高等教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来源略有差异,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整体变缓;省级层面高等教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限制因素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契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全要素生产率、促进高内涵式发展的对策建议是:优化高等教育资源投入体系,协调区域平衡发展;强化先进技术转化推广成效,提高高校发展动能;细化效率增长限制区域差异,促进高等教育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