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安立魁白玲
-
单位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商学院团委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断重塑着社会和经济的形态,推动人类劳动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变革。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需考量人工智能技术对劳动结构和创新创业要素的影响,适时而变,融合共生,在"人"的全面发展、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和社会人才需求价值链上探寻价值共生点。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同构,既需要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确立"智识相融"的教育目标,也需要构建"全程追踪"的评价体系和"虚实相生"的"学—教"模型,践行"以虚促实"的实践指导教育。
-
关键词
人工智能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20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思想政治工作)课题“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共生研究”(SZZX2017);2020年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基金项目“AR技术助力职业教育学习范式变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JY48);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20年度一般项目“智慧校园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XJYB011);
-
文章目录
一、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
1. 人工智能时代劳动结构和劳动教育的转变
2. 人工智能对创新创业能力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
二、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共生
1.“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价值共生
2. 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价值共生
3. 社会人才需求价值链上的价值共生
三、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同构
1.“智识相融”的教育目标
2.“全程追踪”的评价体系
3.“虚实相生”的“学—教”模型
4.“以虚促实”的实践指导教育
-
引用格式
安立魁,白玲.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共生与路径同构[J].煤炭高等教育,2021,39(06):10-17.DOI:10.16126/j.cnki.32-1365/g4.2021.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