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授治校到教授治学的流变思辨——一种分布式领导的观点
-
29
-
作者
郑润廷陈勇施晨扬
-
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摘要
从教授治校到教授治学的演变,国内大学似乎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的高校治理模式,但事实上由于先天性缺陷和后天性因素的影响,教授治学缺乏长期存在的土壤和良好发展的必要条件。片面强调校长治校、教授治学(治校)无疑将西方观点生硬套用,从而将高校管理推向两个极端。走向校长—教授共治才是当下国内高校管理应当的目标与路径,它符合教师自我承诺变革的内在动因,有助于解决高校内的非配置低效率问题,这是一种分布式领导的观点。
-
关键词
教授治校教授治学分布式领导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委托课题“基础教育均衡化视角下校企协同培养教师机制研究——基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教师能力提升计划”(JJH-2020-001);
-
文章目录
一、从教授治校到教授治学的流变
二、教授治学的困境呼唤分布式领导
1. 我国高校教授治学的先天性缺陷
2. 我国高校教授治学的后天性因素影响
3. 分布式领导进入高等教育领域
三、校长—教授共治的意义
四、校长—教授共同治理的路径
1. 健全法规与制度
2. 传统行政权威的授权与分权
3. 重塑共同参与治理的组织文化
五、结语
-
引用格式
郑润廷,陈勇,施晨扬.从教授治校到教授治学的流变思辨——一种分布式领导的观点[J].煤炭高等教育,2022,40(01):69-75.DOI:10.16126/j.cnki.32-1365/g4.202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