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硕士生基础性科研素养:现实图景、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
  • 作者

    杨小茹马千越彭雅妮崔萌刘倩倩

  • 单位

    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咸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 摘要
    基础性科研素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基于学习收获理论,运用问卷调查,对全国2149份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硕士生基础性科研素养呈现出的特征是:“高期望、低收获”的显著特征和“知识强、情感弱”的结构性失衡,在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因素上呈现显著差异;硕士生基础性科研素养的形成主要受个人投入、课程教学、院校支持、导师影响的共同作用。硕士生基础性科研素养的提升路径是:院校、导师、个体三方合力,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个人投入;重视学生就读期望,切合学生需求进行个性化培养;回归育人之本,利用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强化院校支持,突出导师力量,引导并帮助学生科研素养提升。
  • 关键词

    硕士生基础性科研素养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科研计划项目“硕士研究生基础性科研素养的现状、形成机理与提升路径研究”(JKKY202107);咸阳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科研素养的现实图景与影响因素”(XYSFXY134);
  • 文章目录
    一、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二、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1. 理论模型构建
    2. 研究假设
    三、测量工具与样本特征
    1. 问卷设计与检验
    2.数据获取与样本描述
    四、实证分析
    1. 描述统计分析
    2. 方差分析
    3. 回归分析
    4. 集中量与差异量的比较分析
    五、结论与启示
    1. 硕士生科研素养呈现“高期望、低收获”的特点,反映出硕士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2. 硕士生科研素养表现出“知识强、能力差、情感弱”的结构性失调,说明高等教育质量观亟待转变
    3. 家庭经济状况对科研素养的影响显著,高校要关注贫困生群体
    4. 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个人投入,提升科研素养
    5. 重视学生就读期望,切合学生需求进行个性化培养
    6. 回归育人之本,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科研意识
    7. 强化院校支持,突出导师力量,引导并帮助学生科研素养提升
  • 引用格式
    杨小茹,马千越,彭雅妮,崔萌,刘倩倩.硕士生基础性科研素养:现实图景、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J].煤炭高等教育,2022,40(02):14-22.DOI:10.16126/j.cnki.32-1365/g4.2022.02.003.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