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我国借鉴苏联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发展逻辑(1949—1956)
  • 作者

    王为洋朴雪涛

  • 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摘要
    借鉴苏联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发展逻辑对推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守正创新具有深刻的参考价值。大卫·菲利普斯的教育政策借鉴分析模型共有“跨国吸引—决策—实施—本土化”四个步骤。“以苏为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时代抉择,经历了从自主选择到全面学习苏联的演变历程,突显了“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借鉴逻辑,深刻地变革了中苏话语体系交融后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
  • 关键词

    中国高等教育苏联高等教育教育政策借鉴理论高等教育话语体系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高等教育‘中国之治’话语体系的守正创新研究”(BIA200165);
  • 文章目录
    一、“跨国吸引”——话语体系“以苏为师”的时代抉择
    1. 苏联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内涵
    2. 借鉴苏联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原因
    二、“决策”——从自主选择到全面学苏的演变历程
    三、“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借鉴逻辑
    1.“引进来”——苏联教育书籍的译介与教育专家来华指导工作的落实
    2.“走出去”——中国留苏群体派遣工作的开展
    四、“本土化”——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深刻变革
    1. 首批新型正规大学的正式兴建
    2. 全国范围院系调整的循序推进
    3.“专门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终确立
    4.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
    五、结语
  • 引用格式
    王为洋,朴雪涛.我国借鉴苏联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发展逻辑(1949—1956)[J].煤炭高等教育,2022,40(04):88-96.DOI:10.16126/j.cnki.32-1365/g4.2022.04.015.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