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张超盛绍顶潘育松林秀玲
-
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摘要
"双一流"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这不仅需要高校方面的努力,同样也需要学生及教师团体的支持。从学校顶层设计,教师团队综合素质,学生夯实基础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明确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洞悉各环节对创新人才的影响,为新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建立完善的教育模式。
-
关键词
双一流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交叉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安徽省教育厅教学改革实践项目(编号:2015jyxm132);安徽省教育厅重点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6jyxm0265);
-
文章目录
一、学校建立适应时代背景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
(二)积极搭建教学实践基地,培养社会需求型人才
(三)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挖掘人才培养潜力
1.语言激励
2.榜样激励
(四)鼓励学科交叉,促进多元化人才培养
(五)鼓励本科生创新创业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六)加强国际学校学生交流
二、教师团队综合素质建设
(一)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二)培养教师大数据和智能科技的使用能力
三、学生需要夯实基础
(一)学生需要扩大知识面
(二)引导学生复合化自身知识结构
1.培养学生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习惯
2.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引导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由阶段性学习向终身制学习转变
1.增加学习自觉性
2.摒弃错误的学习理念
四、结语
-
引用格式
张超,盛绍顶,潘育松,林秀玲.“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03):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