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审慎政策有效性分析——基于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视角
-
111
-
作者
万光彩李少辉
-
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
摘要
宏观审慎政策作为稳定金融系统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实践年份较长,但具体政策效果还有待探究。该文使用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12—2019年数据,构建反映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的指标,然后使用系统GMM分析宏观审慎政策在抑制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方面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宏观审慎政策的整体实施能有效抑制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实施效果与政策力度正相关。此外,宏观经济环境和银行自身变量也会对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产生差异化影响,进一步研究还显示,实施逆周期宏观审慎政策有利于降低经济周期变化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波动,平滑经济周期。因此宏观审慎政策应以逆周期实施为主,并对国有五大行进行特别关注,必要时可对商业银行自身指标提出要求。
-
关键词
宏观审慎政策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安徽省高校学科(专业)拔尖人才学术资助项目(编号:gxbjZD14);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编号:ACYC2020176);安徽高校自然科学重大研究项目(编号:KJ2021ZD0054);
-
文章目录
一、文献回顾
二、理论分析
三、研究设计
(一)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测算
1.ΔCoVaR模型构建
2.指标测算
(二)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
2.核心解释变量
3.控制变量
(三)模型构建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的影响
(二)稳健性检验
(三)宏观审慎政策与宏观经济交互项对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
引用格式
万光彩,李少辉.宏观审慎政策有效性分析——基于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视角[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9(01):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