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合力与“和”力: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提升的双重路径
  • 作者

    赵宗更姜明志

  • 单位

    河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河北职业艺术学院思政教学部

  •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是深化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着力点。文章认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既包括师生之间相向而行的“和”力,也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教育环境间的要素合力。高校思政课在发挥育人功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和”力与合力不足的问题,文章结合部分教师引领能力欠佳、部分大学生师生关系认知偏差,教育内容的时代性、教育方法的灵活性不够以及教育环境的和谐性不足等主要问题,就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需要提升主体素质,增强师生“和”力;优化要素配置,增强要素合力;整合“和”力与合力,共同推进高校思政课建设等提出了对策建议。
  •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项目(编号:20VSZ011);
  • 文章目录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内涵探析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提升困境
    (一)高校思政课师生间“和”力不足
    1.部分教师的引领能力欠佳
    第一,部分教师的理论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部分教师的人格魅力不足。
    2.部分大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认知存在偏差
    第一,冷漠化认知。
    第二,功利化认知。
    (二)高校思政课三要素合力不足
    1.教育内容的时代性不足
    2.教育方法的灵活性不足
    第一,课堂教学方法形式单一。
    第二,思政课教学的手段模式陈旧。
    3.教育环境的和谐性不足
    第一,高校思政课的课堂空间布局存在一定弊端。
    第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足。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提升策略
    (一)提升主体素质,增强师生“和”力
    1.增强教师的引领能力
    2.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师生关系认知
    3.以教师为主导,提升师生“和”力
    第一,加强教师集体备课。
    第二,推动赛教融合。
    第三,善用思政“大课堂”。
    (二)优化要素配置,增强要素合力
    1.增强教育内容的时代性
    2.提升教育方法的灵活性
    第一,要善于使用多样化的思政教学方法。
    第二,创新思政教学的手段模式。
    3.增强教育环境的和谐性
    第一,优化思政课堂布局。
    第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4.压实主体责任,为思政课合力的增强提供坚强保障
    第一,高校要营造有助于思政课合力的整体环境。
    第二,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对于思政课合力的重要作用。
    (三)整合“和”力与合力,共同推进高校思政课建设
    第一,建立思政课教师线上备课平台。
    第二,打造思政课示范课程。
    第三,拓展思政课堂,上好“大思政课”。
  • 引用格式
    赵宗更,姜明志.合力与“和”力: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提升的双重路径[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9(03):53-59.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