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个人信息保护:作为基本权利的解读
  • 作者

    张超周博文

  • 单位

    青岛大学法学院天津外国语大学“一带一路”天津战略研究院

  • 摘要
    个人信息保护将个人信息视作权益的传统模式已难以胜任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要求,有必要将个人信息上升到宪法维度中的基本权利予以保护。基于基本权利视角下构建个人信息权,对于数字时代的人权保障更具深远意义。确立以人的尊严和自由为核心的个人信息权,需要国家承担相应的保护义务,具体而言,首先应当加强个人信息权作为基本权利的地位,并健全相应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其次,使专门机构在个人信息保护中依法履责,发挥作用;最后,注重司法机关作为“最后防线”的地位,完善个人信息权的司法救济渠道。
  • 关键词

    个人信息权基本权利保护义务信息保护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8ZDA145);
  • 文章目录
    一、个人信息权益属性界定的基本面相
    (一)个人信息的内涵
    (二)权利抑或权益:个人信息属性界定之疑
    二、个人信息权成为基本权利
    (一)个人信息权具备基本权利的性质与功能
    1.制度性保障功能。
    2.组织和程序保障功能。
    3.狭义的保护义务。
    (二)个人信息权可被我国《宪法》既有条款所吸纳
    (三)个人信息权的价值基础:人的尊严与自由
    三、个人信息权的规范建构
    (一)健全保障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体系
    (二)发挥专门机构在保障个人信息权中的作用
    (三)完善个人信息权的司法救济路径
    四、结语
  • 引用格式
    张超,周博文.个人信息保护:作为基本权利的解读[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9(03):85-91.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