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河南鹤壁地区地幔捕虏体中铁质小球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 作者

    侯广顺张艳林姜江闫鑫洁齐永安向世红李英杰

  • 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总院河南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摘要
    为探究地幔捕虏体中铁质小球特征和成因,以河南鹤壁地区蒋家顶金伯利岩携带的橄榄岩捕虏体中铁质小球为研究对象,对小球进行体式显微镜照相、扫描电镜表面形态照相和化学成分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小球呈圆球形,直径0.5~1 mm,部分小球带有乳状突起;小球成分以铁质为主,根据Fe质量分数大致可分为低Fe小球和高Fe小球两组;随着小球中Fe质量分数升高,Al,Si,Ca,Ti等亲石元素质量分数逐渐减少,O质量分数随Fe质量分数变化关系不明显;低Fe小球中Mg质量分数随Fe质量分数升高逐渐增加,高铁小球中Mg质量分数随Fe质量分数升高逐渐减少;根据铁质小球来源、形态和成分特征,推测小球为捕虏体中辉石绝热减压少量熔融的产物。小球记录了地幔捕虏体随金伯利岩侵位至近地表发生的减压熔融→快速冷凝的短暂地质过程,对研究地幔非平衡熔融和初始岩浆的化学成分等基础地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鹤壁地区金伯利岩地幔捕虏体铁质小球减压熔融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773024,21507145);河南省科技厅2017年科技攻关项目(172102210331);
  •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区域地质概况
    2 样品来源及处理方法
    3 样品形态特征
    3.1 体式显微镜下小球形态特征
    3.2 小球微观表面形态特征
    4 小球化学成分特征
    5 小球成因探讨
    6 结语
  • 引用格式
    侯广顺,张艳林,姜江,闫鑫洁,齐永安,向世红,李英杰.河南鹤壁地区地幔捕虏体中铁质小球特征及其成因探讨[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2(02):49-54.DOI:10.16186/j.cnki.1673-9787.2020120094.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