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樊帅领
-
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摘要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在本质立场、价值旨趣和实践愿景上与教育自觉高度耦合。当前高校思政课要克服时间、空间、实践层面的认知误区、知识盲区、情感暗区,在动态夯实时间厚度、空间广度、实践宽度中传道授业解惑,增强时代新人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在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止于至善中强化生命自觉,引领大学生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
关键词
大思政课教育自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关怀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研究(18BKS183);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人文关怀视域下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优化路径(SK2021A0214);安徽理工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一般项目:美好生活视域下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意蕴(sxzx2021-10);2022年安徽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xszh2021-2022-12);
-
文章目录
一、教育自觉与思政课高度耦合
(一)时间维度:二者都致力于“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的统一
(二)空间维度:二者都致力于“类群发展”和“个体发展”的统一
(三)实践维度:二者都致力于“自由个性”和“思想流变”的统一
二、教育自觉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的工作图景
(一)时间厚度不够:对“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的统一聚焦不够
(二)空间广度不够:对大学生“类群发展”和“个体发展”的统一聚力不强
(三)实践宽度不够:对“自由个性”和“思想流变”的统一聚能不足
三、教育自觉视域下思政课形塑时代新人的擢升路径
(一)增强政治自觉,聚焦“终极关怀”于传道,加以时间厚度绵绵用力,引导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
(二)增强思想自觉,以空间广度在聚力“个体发展”久久为功中“授业”,引导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播者
(三)增强行动自觉,以实践深度在聚能“思想深处”止于至善中“解惑”,引导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
-
引用格式
樊帅领.教育自觉视角下思政课形塑时代新人的擢升路径[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01):98-103.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