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关闭/废弃矿井地下空间抽水蓄能发展战略研究
  • 作者

    杨科付强袁亮陈宁刘钦节杨卿干

  • 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关闭/废弃矿井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电力与动力工程学院

  • 摘要
    在双碳战略目标牵引下,中国深化能源革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国。为解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不稳定的难题,新型电力系统的提出与加速成长促进了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与发展,但在生态红线与地形等因素约束下,传统抽水蓄能电站选址难题亟须解决。同时,煤炭去产能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关闭/废弃矿井与资源枯竭型城市。本研究详细概述了中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关闭/废弃矿井与抽水蓄能结合后对水资源压力的缓解与温室气体减排等环境效益。基于关闭/废弃矿井抽水蓄能电站不同模式,对关闭/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应用潜力展开了分析,最后提出中国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发展战略,并展望了关闭/废弃矿井+储能的多元产业愿景。
  • 关键词

    关闭/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可再生能源潜力分析发展战略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重大培育项目(21KZS215);煤炭安全精准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EC2021014);山西省科技厅揭榜招标项目(20191101016);
  • 文章目录
    1 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发展现状
    2 关闭/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应用环境效益分析
    2.1 水资源压力缓解
    2.2 温室气体减排
    (1) 与发电相关的温室气体(GHG)排放。
    (2) 与设备运行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
    (3) 与厂房、坝体等基建有关的排放。
    3 基于关闭/废弃矿井的抽水蓄能模式
    3.1 全地面模式
    3.2 半地面半地下模式
    3.3 全地下模式
    4 关闭/废弃矿井抽水蓄能潜力分析
    4.1 储能需求
    4.2 政策支持
    4.3 空间优势
    5 关闭/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发展战略
    (1) 培育期。
    (2) 矿区试用期。
    (3) 省内推广期。
    (4) 国内全面推广期。
    6 结 语
  • 引用格式
    杨科,付强,袁亮,陈宁,刘钦节,杨卿干.关闭/废弃矿井地下空间抽水蓄能发展战略研究[J].矿业科学学报,2023,8(03):283-292.DOI:10.19606/j.cnki.jmst.2023.03.001.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