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人工智能深度伪造技术的伦理风险与虚无困境
  • 作者

    张灿

  • 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摘要
    以人工智能深度伪造技术为代表的生成式AI的创造力和技术想象力正在以“数字化身体”为焦点,重塑数字生活世界。一方面,数字化身体以一种数据信息流的方式在虚拟世界中进行传播和应用,塑造了高度流动性的场景。另一方面,在全景展示社会中,数字化身体不断建构符号化、流程化和同质化的主体暴露美学,为人工智能深度伪造的技术叙事和场景叙事提供了可供性。基于数字化身体景观的涌现,人工智能深度伪造技术强大的“数字世界再造”导致生物识别数据隐私泄露和自主性丧失、社会信任危机与群体分化、政治舆论变异和社会民主破坏、后真相与本体性安全丧失等伦理风险。进而,在超真实的数字化世界中,现实世界被虚拟世界遮蔽而引发人的认知、伦理和生存的虚无化,从而走向真相与假相的内爆、真相衰退与认知无能、图像制造的道德悖论以及主体性剩余的虚无困境。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内在的虚无主义力量,关键不在于确定性世界和确定性观念的建立,更重要的是以一种生存论哲学视角去看待人工智能技术,即人工智能技术就是人的本质存在,其带来的种种问题并不是技术对人的单向度地反噬和异化,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自我建构不断扬弃的历史过程。
  • 关键词

    深度伪造数字化身体后真相虚无主义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工智能伦理风险防范研究”(20&ZD041);
  •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人工智能深度伪造技术对数字化身体的再造
    (一)数字化身体的流动性
    (二)数字化身体的自我敞视
    三、以数字化身体为焦点:人工智能深度伪造技术的伦理风险
    (一)生物识别数据隐私与自主性侵蚀
    (二)社会信任危机与群体分化
    (三)政治舆论变异与社会民主破坏
    (四)后真相与本体性安全丧失
    四、人工智能深度伪造技术的虚无困境
    (一)事实的虚无:真相与假相的内爆
    (二)认知的虚无:真相衰退与认知无能
    (三)道德的虚无:图像制造的道德困境
    (四)技术虚无主义:主体性剩余与存在的限定
    五、结语:人工智能技术的不确定性图景
  • 引用格式
    张灿.人工智能深度伪造技术的伦理风险与虚无困境[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02):11-19.DOI:10.16452/j.cnki.sdkjsk.2023.02.006.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