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谢咏梅黄鹰航
-
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马克思主义学院
-
摘要
当今世界前沿技术领域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焦点,更加凸显工程科学的战略地位。美国《无尽前沿法案》将NSF更名为NSTF,意味着工程科技的研究与开发得到政府特别关注。习近平强调要通过加强多学科融合的现代工程和技术科学研究,带动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发展,意味着我国新时代科技发展将逐渐从“基础研究驱动的线性模式”转向“工程科学驱动的复杂网络模式”。然而,目前科技政策使用线性模式的“基础—应用”话语体系不能凸显甚至遮蔽工程科学的战略地位,需要将“工程科学”和“工程科学家”概念引入政策话语体系。为此,工程科学的相对独立性与先导性需要从学理上被证成,赵汀阳“动词存在论”的哲学视域可能使该问题变得更加清晰。最后重申钱学森“工程科学作为一种新职业”的思想,阐释推动工程科学共同体研究的政策意义。
-
关键词
工程科学工程科学家工程科学共同体工程科学驱动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繁荣计划(2019);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2MS056);
-
文章目录
引言
1 大国竞争中的工程科学
1.1 从美国NSF改组看其科技政策文化转向
1.2 我国逐步建构“工程科学驱动的复杂网络模式”
1.3 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尝试与问题
2 工程科学何以可能成为“桥梁”和“关键”
2.1 反思“纯科学”到“基础研究”演变背后隐含的价值
2.2 创制哲学视域下工程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的独立性和先导性
2.2.1 赵汀阳关于认识者与创造者视域的基本区分
2.2.2 认识者视域的自然科学
2.2.3 创造者视域的工程科学
3 推动工程科学共同体研究及政策意义
3.1 钱学森工程科学思想中被忽视的部分——作为职业的工程科学
3.2 关于工程科学共同体研究的主要问题
3.2.1 角色
3.2.2 体制目标
3.2.3 精神气质或规范
3.3 工程科学共同体研究的政策意义
4 结论
-
引用格式
谢咏梅,黄鹰航.新时代科技政策话语体系需要引入“工程科学”与“工程科学家”[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22,14(06):519-529.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