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及其治理措施
  • 作者

    杨旭李氡马静

  • 单位

    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 陕西中电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 摘要
    矿山开采可导致多种地质灾害。研究了矿山地质灾害现状,认为地质灾害危险性集中发育区分布面积约为4.093 3 km2,地质灾害危险性一般区分布面积约为10.735 2 km2,并研究了采矿活动对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等影响破坏情况及相关评价。研究得出,采空区及其影响范围内对含水层影响和破坏严重,面积1.40 km2,对含水层影响和破坏较轻,面积12.61 km2;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严重区面积1.11 km2,影响程度较轻区面积12.90 km2;对土地资源影响影响程度严重区面积1.76 km2,影响程度较轻区面积12.25 km2。基于此,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主要有采空区防治措施、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地貌景观修复及矿山复绿措施、含水层保护措施、土地复垦措施、矿山废水废渣综合治理措施,研究为后期矿山环境修复具体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关键词

    采矿活动矿山地质环境矿山复绿土地复垦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计划(2016KTCL03-19);
  • 文章目录
    1 矿山地质灾害现状
    (1)地裂缝、地面塌陷现状评估。
    (2)崩塌、滑坡现状评估。
    (3)泥石流。
    2 采矿活动对含水层的影响现状评价
    2.1 采矿活动对含水层结构的破坏和影响
    (1)主要含水层。
    (2)煤层与含水层相互关系。
    (3)含水层结构评估。
    2.2 采矿活动对地下水水位的影响
    2.3 采矿活动对生产生活供水的影响
    2.4 地下水及地表水污染
    (1)地表水。
    (2)地下水全分析。
    2.5 含水层影响破坏评价
    (1)严重区。
    (2)较轻区。
    3 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评价
    3.1 对原生地形地貌景观影响
    (1)开采沉陷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现状评估。
    (2)工业场地及矸石场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与破坏现状评估。
    3.2 对自然保护区等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
    3.3 评价结果
    (1)影响程度“严重区”。
    (2)影响程度“较轻区”。
    4 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影响现状评价
    4.1 工矿用地对土地资源影响现状评估
    4.2 采空区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4.3 土壤污染评价
    (1)本次取样情况。
    (2)分析内容及评价结果。
    4.4 评价结果
    5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
    5.1 采空区防治措施
    (1)留设保护煤柱。
    (2)保护性开采。
    (3)滑坡、崩塌的预防控制。
    (4)村庄搬迁。
    5.2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土地平整。
    (2)裂缝充填。
    (3)植被恢复。
    (4)道路工程。
    5.3 地貌景观修复及矿山复绿措施
    (1)预防工程。
    (2)恢复治理工程。
    5.4 含水层保护措施
    (1)废水污染治理工程。
    (2)保护性开采。
    5.5 土地复垦措施
    5.6 矿山废水废渣综合治理措施
    (1)矿山废水治理措施。
    (2)矿山废渣治理措施。
    6 结论
  • 引用格式
    杨旭,李氡,马静.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及其治理措施[J].能源与环保,2023,45(04):279-285+294.DOI:10.19389/j.cnki.1003-0506.2023.04.045.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