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淮河流域高潜水位农用地重金属特征及风险评价
  • 作者

    张治国方超胡友彪郑永红邓永强

  • 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理工大学安徽省高潜水位矿区水土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保护工程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

  • 摘要
    为查明淮河流域典型高潜水位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特征及其影响范围,保证土壤环境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以淮南市毛集实验区焦岗湖镇某村农用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中镉(Cd)、铬(Cr)、铅(Pb)、砷(As)、铜(Cu)、锌(Zn)和镍(Ni)等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Pn)、污染负荷指数法(PLI)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RI)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并应用ArcGIS软件中地统计分析模块探讨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7种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和中值均低于淮南市土壤元素背景值和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空间分布上重金属含量总体上呈现从南到北、从西至东逐渐升高的趋势;内梅罗污染指数和污染负荷指数法评价表明,重金属元素污染等级分别处于清洁和无污染水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表明,总体上生态风险等级轻微;在空间分布上,重金属污染指数值呈现由南至北逐渐增大趋势,As和Cd元素是最主要的生态风险贡献因子。
  • 关键词

    高潜水位农用地重金属空间分布风险评价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0401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20YFC1908601);安徽省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019B337);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项目(21KZS217);
  •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2.2 评价方法
    2.3 评价标准
    2.3 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
    1)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
    2)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3.2 土壤重金属元素风险评价
    1)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2)污染负荷指数法
    3)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4 讨论
    5 结论
  • 引用格式
    张治国,方超,胡友彪,郑永红,邓永强.淮河流域高潜水位农用地重金属特征及风险评价[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3(01):26-35.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