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陈晓倩朱玉彬夏娟
-
单位
蚌埠医学院公共基础学院安徽大学外语学院
-
摘要
借助UAM Corpus Tool,自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中英双语平行语料库,基于评价系统理论框架,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研究方法,探讨政治文献翻译中评价意义的重构对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构建与传播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译文评价资源的使用在数量上和类型上与原文不完全一致,尤其是级差资源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整体的评价意义构建过程中,译文与原文的态度意义和介入意义基本保持一致,即译者在努力维持原文评价意义的基础上,兼顾目的语语言特征,适当增减和调整了原文中的评价资源。译文评价意义的重构不仅有助于译文读者接受原文的价值判断和情感态度,提升译文效果,更能助力中国共产党良好国际形象的构建与传播。
-
关键词
政治文献翻译评价意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语料库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中国构建大国形象的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研究(AHSKQ2021D186);
-
文章目录
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原著与英译本评价资源对比分析
(一)评价理论与评价资源概述
(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原著与英译本评价资源定量分析
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英译评价意义的重构对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构建与传播的影响
(一)治党形象
(二)治国形象
1.执政为民、亲民爱民
2.敢于担当、民族脊梁
3.勇于开拓、积极进取
(三)全球治理形象
四、结语
-
引用格式
陈晓倩,朱玉彬,夏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翻译中评价意义的重构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02):76-84.
-
相关文章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