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具-要素-时间”的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政策分析
-
154
-
作者
邵亿彤蓝劲松
-
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
摘要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队伍建设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构建“工具-要素-时间”三维分析框架,对2006年以来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主题下相关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发现其特点为:政策工具使用较为多元,但存在结构性失衡情况;建设要素涵盖较为全面,但不同类别间分布不够均衡;政策工具与建设要素搭配呈现阶段性差异,适配性有待提高。优化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建议有:合理使用命令性工具,适量增加激励性工具、系统变革工具的使用;协同推进各类政策工具及其子工具在不同建设要素中的全面覆盖和均衡配置;增强政策工具与建设要素适配性,协同推进导师队伍建设的系统工程。
-
关键词
研究生导师研究生教育政策工具政策文本
-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设计
1. 政策文件选择
2. 分析框架构建
(1)X轴:政策工具维度。
(2)Y轴:建设要素维度。
(3)Z轴:政策时间维度。
(4)三维分析框架的构建。
三、政策文本编码与分析
1. 政策文本编码
2. X轴:政策工具维度分析
3. Y轴:建设要素维度分析
4. X-Y轴:政策工具-建设要素二维交叉分析
(1)命令性工具在不同建设要素中的使用情况。
(2)能力建设工具在不同建设要素中的使用情况。
(3)劝告或劝诱工具在不同建设要素中的使用情况。
(4)激励性工具在不同建设要素中的使用情况。
(5)系统变革工具在不同建设要素中的使用情况。
5. X-Y-Z轴:不同政策阶段政策工具与建设要素使用情况分析
四、研究结论
1. 政策工具使用较为多元,但存在命令性工具过溢而激励性、系统变革工具缺失的结构性失衡情况
2. 建设要素涵盖较为全面,但个别要素阶段性和爆发性政策供给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同类别间分布不够均衡
3. 政策工具与建设要素搭配呈现阶段性差异,适配性有待提高
五、研究建议
1. 适度使用命令性工具,增加激励性和系统变革工具的使用以激发多元主体参与导师队伍建设的活力
2. 均衡建设要素配置,避免政策对于单一建设要素的过度供给
3. 增强政策工具与建设要素的适配性,充分考虑导师队伍建设的复杂性与发展性
-
引用格式
邵亿彤,蓝劲松.基于“工具-要素-时间”的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政策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23,41(01):45-56.DOI:10.16126/j.cnki.32-1365/g4.2023.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