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郭智栋王玉斌鲍园胡宜亮袁洋
-
单位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
摘要
为重新梳理韩城地区煤层气气体地球化学特征,预测低产煤层气井微生物开发的潜力区,通过煤层气和煤层产出水样品采集、煤层气气体组分和稳定同位素组成测试及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判识煤层气的成因类型,计算煤层赋存热成因气和生物成因气的相对含量,讨论适合低产煤层气井微生物开发的潜力区。结果表明:韩城地区太原组煤层气气体组分以甲烷为主,平均含量为94.78%;煤层气气体类型是以热成因气为主并含有少量次生生物成因气的混合成因气,其中次生生物成因气占比为4.79%~28.28%;煤层产出水中优势古菌种属为Methanobacterium和Methanothrix,二者之和平均占比达45.45%。基于低产井煤层埋深、构造条件、水化学条件、储层温度和古菌群落结构等关键因素,认为韩城地区中部和南部井区是有利于煤层气生物实现增产目的的潜力区。
-
关键词
煤层气成因类型产甲烷菌韩城地区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2200,41972183);
-
文章目录
0 引 言
1 地质背景
2 样品采集与试验方法
2.1 样品采集
2.2 煤层气组分测试方法
2.3 煤层气同位素测试方法
2.4 煤层水中古菌高通量测序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煤层气气体组分和同位素特征
3.1.1 煤层气气体组分
3.1.2 气体同位素组成特征
3.2 煤层产出水中古菌群落分布特征
3.3 煤层气气体成因类型
3.3.1 煤层气成分指数
3.3.2 煤层气同位素指数
3.4 生物成因与热成因煤层气相对含量
3.5 低产井次生生物气增产煤层气潜力
4 结 论
-
引用格式
郭智栋,王玉斌,鲍园等.韩城地区煤层气成因类型及微生物开发潜力[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23,43(03):539-548.DOI:10.13800/j.cnki.xakjdxxb.2023.0311.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