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刘锋
-
单位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煤矿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摘要
高瓦斯近距离煤层沿空留巷采空区防灭火是关键技术难点。以七一新发煤矿工程技术条件为基础,采用同位素测氡技术测定工作面着火源的准确位置,通过DSC法研究了不同工况下不同惰性气体对3上煤样的氧化放热的抑制作用,优选“密闭+注CO2”灭火技术措施治理5006工作面采空区发火。结果表明:(1)5006工作面着火源的准确位置为工作面支架后部向采空区延伸97 m,从5006工作面运输巷沿工作面方向延伸64 m,着火范围大致呈椭圆形,长轴长174 m;(2)CO2比N2具有更好的采空区灭火效果;(3)“密闭+注CO2”综合灭火措施可以迅速使5006工作面回风流CO浓度从121×10-6迅速下降到0,上隅角温度稳定在10.0~11.2℃,下隅角温度稳定在6.8~8.0℃,回风巷温度稳定在8.7℃左右,工作面空气中不含C2H4、C2H2,灭火效果良好。
-
关键词
煤矿安全采空区发火密闭惰性气体氧化放热2"name="keyword">注CO2标志气体组分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创新引导项目(SYYD-21WS-002);
-
文章目录
1 工程概况
2 密闭注气防灭火技术
2.1 火源位置及范围分析
2.2 工作面周围巷道密闭
2.3 采空区注惰性气体
2.3.1 惰性气体灭火机理
2.3.2 惰性气体的选择
2.3.3 采空区注CO2灭火工艺
3 灭火效果分析与工作面启封
3.1 工作面CO浓度
3.2 工作面温度
3.3 标志性气体组分
3.4 工作面启封评估
4 结论
-
引用格式
刘锋.沿空留巷工作面采空区密闭注气灭火技术研究[J].能源与环保,2023,45(06):273-278+284.DOI:10.19389/j.cnki.1003-0506.2023.06.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