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共同富裕目标下河北高校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 作者

    王华东刘朝楠王志虎

  • 单位

    新疆科技学院河北工程大学

  • 摘要
    共同富裕为乡村振兴提出了新要求,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对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靠政府人才引进、项目培养和企业培养人才,也只能解决一时之需,从长远来看,高校应成为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输出地。针对高校现有人才培养体系难以适应新形势变化、对构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体系不够重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实践性不强、高校农学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有所削弱的诸多问题,文章提出:高校应树牢扎根基层、服务乡村的核心理念与意识;在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做文章,对接乡村产业链;构建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政校企深度融合,多平台协同育人。
  • 关键词

    共同富裕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路径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22年度河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编号:2203182);202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课题(编号:202200202110);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编号:XYJG202306);
  • 文章目录
    一、文献梳理和问题提出
    (一)关于共同富裕的研究
    (二)关于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研究
    (三)关于共同富裕与乡村人才培养研究
    二、共同富裕背景下河北省乡村振兴人才的供给和需求分析
    (一)河北省乡村振兴所需人才的供给分析
    1.加大了高学历和短缺农业技术人才引进力度
    2.大力培养高素质农民
    3.对接高等院校专家教授,助力农业创新驿站和农业科技小院建设
    4.选派“三区人才”和农业科技特派员到农村和企业锻炼服务
    5.启动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等项目
    6.企业层面
    (二)共同富裕背景下河北省乡村振兴人才的需求分析
    1.人才需求总量持续增长
    2.支撑乡村振兴发展各领域人才需求加大
    3.大数据相关类人才数量需求增加
    三、共同富裕目标下高校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优势
    (一)乡村人才振兴的主体人才培养优势
    (二)乡村人才振兴的实践优势
    四、河北省高校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现有人才培养体系难以适应新形势变化
    (二)对构建适应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体系重视不够
    (三)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实践性不强
    (四)高校农学相关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有所削弱
    五、共同富裕背景下河北省高校培养助力乡村振兴人才的路径
    (一)树牢扎根基层、服务乡村的核心理念与意识
    (二)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对接乡村产业链
    (三)构建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1.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2.优化培养方案
    3.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知识—能力—素质”课程体系
    4.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四)政校企深度融合,多平台协同育人
    1.加强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
    2.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3.加强科研院所、企业与学校的深入融合
    六、结语
  • 引用格式
    王华东,刘朝楠,王志虎.共同富裕目标下河北高校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0(02):116-122.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