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煤矿地质生态环境治理技术研究
  • 作者

    王进聪马杰赵凯军蒋拉弟李博文

  • 单位

    甘肃省地矿局第二矿产勘查院

  • 摘要
    为了消除某煤矿地质灾害隐患,提高其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能力,研究了煤矿地质生态环境治理技术,治理区场地由矸石场A、矸石场B、村庄拆迁区、取土场、塌陷变形监测区、排水明沟组成。研究区主要有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破坏、水土污染等。基于此,进行了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与渣土水平衡分析,提出了地质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设计方案。研究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和周围生态景观,使研究区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保护。
  • 关键词

    生态环境适宜性评价渣土水平衡地质环境治理土地复垦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甘肃省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基金项目(GSZC2020021);
  • 文章目录
    1 治理区概况
    1.1 治理区面积
    1.2 治理区场地构成
    2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2.1 地质灾害
    2.2 对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破坏
    (1)矸石场A。
    (2)矸石场B。
    2.3 水土污染问题
    (1)废水排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2)固体废弃物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3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与渣土水平衡分析
    3.1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3.1.1 划分评价单元
    3.1.2 复垦适宜性等级评定
    3.1.3 划分复垦单元
    3.2 渣、土、水平衡分析
    3.2.1 渣源挖填平衡分析
    3.2.2 土资源平衡分析
    (1)治理区自身供土量。
    (2)取土场。
    (3)表土供需平衡分析。
    3.2.3 水资源平衡分析
    (1)供水量分析。
    (2)需水量分析。
    4 地质环境治理设计
    4.1 治理一区地质环境治理设计
    (1)拆迁区民房拆除。
    (2)矸石场A废渣清运。
    (3)场地整形。
    (4)排水沟。
    4.2 治理二区地质环境治理设计
    (1)挖高垫低。
    (2)场地整形。
    (3)重力式挡渣墙。
    (4)铺设排水沟。
    (5)排水明沟修复。
    5 土地复垦设计
    5.1 治理一区土地复垦设计
    (1)表土剥离。
    (2)夯实土埂。
    (3)覆土设计。
    (4)土壤改良设计。
    (5)植被恢复。
    5.2 治理二区土地复垦设计
    (1)夯实土埂。
    (2)覆土。
    (3)土壤改良工程。
    (4)植被恢复。
    5.3 取土场复垦设计
    (1)翻挖老土。
    (2)土壤改良工程。
    (3)边坡植被恢复。
    5.4 配套工程
    5.4.1 销煤道路工程
    (1)路基。
    (2)路面、路肩工程。
    (3)护路林工程。
    5.4.2 田间道工程
    (1)路基工程。
    (2)路面、路肩工程。
    (3)护路林。
    6 结语
  • 引用格式
    王进聪,马杰,赵凯军等.煤矿地质生态环境治理技术研究[J].能源与环保,2023,45(07):36-42+49.DOI:10.19389/j.cnki.1003-0506.2023.07.006.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