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近距离煤层群开采下位煤层回采巷道合理布置的研究
  • 作者

    郑俊林刘水邓芹

  • 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西南石油大学

  • 摘要
    为探究近距离煤层群开采下位煤层回采巷道合理布置位置,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上位煤层开采后底板破坏深度、残留煤柱在其底板中的应力分布、下位煤层回采巷道合理布置参数及巷道围岩变形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位6#煤层开采后其支承压力对底板破坏深度可达21.24 m,其破坏已经达到下位8#煤层底板;上位煤层遗留煤柱边缘与下位煤层应力降低区的水平距离为10.45 m,下位煤柱支承压力峰值处与其巷道边缘的距离为4.47 m,从而确定8#煤层开采巷道内错15 m的布置方案;根据巷道围岩位移监测,其顶底板和两帮移近量最大为0.356 m和0.183 m,表明该布置方案下巷道变形较小,易于控制。
  •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群回采巷道巷道布置数值模拟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21年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科研课题(MBXH21YB326);
  •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工程背景
    2 下位煤层受上位煤层采动影响分析
    3 下位煤层回采巷道合理布置参数确定
    4 下位煤层回采巷道合理布置数值模拟
    4.1 模型建立及开挖方案
    4.2 上位煤层开采对下位煤层的影响
    4.3 残留煤柱对下位煤层巷道布置的影响
    4.4下位煤层回采过程中巷道变形分析
    5 结语
  • 引用格式
    郑俊林,刘水,邓芹.近距离煤层群开采下位煤层回采巷道合理布置的研究[J].煤炭技术,2023,42(08):75-78.DOI:10.13301/j.cnki.ct.2023.08.016.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