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郭伟刘心强王桂峰李二海温颖远静涛桑成辛
-
单位
陕西永陇能源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
-
摘要
针对冲击地压监测还存在难以识别危险区域及其发展趋势,不能针对性采取卸压、解危措施而导致事故频发的问题,开发能量场立体成像冲击风险源智能判识预警技术及软件系统,功能包括:采动能量场2D和3D成像、覆岩关键层智能识别与运动规律监测、地质风险区智能划分和数据驱动联合预警、各个巷道及煤壁的冲击危险状态定量表征、采掘工作面安全进尺预测等。研究表明:不同尺度岩体临近主破裂前的变形局部化现象是冲击发生前的重要前兆信息。采动能量场预警系统,通过成像2D、3D动态云图及危险性指数、微震密集度等时间域监测,实现了在三维空间精准识别冲击危险状态、危险区域及发展趋势,可形成冲击地压风险源靶向判识、卸压措施动态调整的防冲关键技术;采掘过程中实现靶向精准监测(危险区和危险状态),针对性提前卸压或降低开采强度,干涉冲击地压的孕育过程,从而避免灾害发生。成果破解了复杂多因素致灾环境下冲击地压调控难题,实现了冲击地压监测预警和防控技术创新,为风险源超前识别、实时预警和解危措施效果评估提供了关键技术及装备,为冲击矿井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保障。
-
关键词
冲击地压能量场靶向监测动态防冲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B1314203,2020YFB13142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04248,52274098);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40194);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BE2015040);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SZBF2011-6-B35);
-
文章目录
1 冲击地压监测预警存在的技术难题
1.1 缺乏危险区域精准和定量识别技术
1.2 关键层结构及破断规律难以识别
1.3 缺乏风险预评估和数据驱动联合预警技术
1.4 缺乏风险综合智能预警和管控技术
1.5 卸压措施实施后,卸压效果难以评估
2 能量场运移立体成像预警原理
3 系统功能模块
3.1 能量场立体成像预警系统架构及界面
3.2 采动能量场运移2D、3D成像
3.3 覆岩关键层智能识别与运动规律监测
3.4 地质风险区划分和监测数据联合预警
(1)矿井地质构造致灾主控因素识别和冲击风险区智能划分模块。
(2)地质构造影响机制识别和预警模块。
3.5 冲击危险状态定量表征及安全进尺智能预测
3.6 预警信息发布及人机交互等模块
4 应用效果
5 结论
-
引用格式
郭伟,刘心强,王桂峰等.冲击地压风险源能量场立体成像智能判识预警技术[J].煤炭科技,2023,44(04):95-102.DOI:10.19896/j.cnki.mtkj.2023.04.019.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