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碳排放效率时空分异及低碳农业发展研究——以安徽省16市为例
-
85
-
作者
朱道才梁俊太
-
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
摘要
农业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来源,发展低碳农业、降低农业碳排放是实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因此农业碳排放效率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战略意义。研究选取安徽省16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DEA和Malmquist模型,对安徽省各市农业碳排放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σ收敛测算变异系数对安徽省农业碳排放效率变动趋势进行分析。测算结果表明:安徽省总体农业碳排放量呈现先增后减的倒U型趋势,自2016年后低碳农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安徽省农业碳排放效率整体水平较高,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差异大,且各市农业碳排放效率水平差异逐年增大,呈离散态势。未来应进一步提高政策支持力度、发展低碳农业技术、加强农业碳减排宣教和搭建区域合作平台,发展低碳农业,提高碳排放效率。
-
关键词
碳排放效率时空分异低碳农业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AHSKZD2019D03);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ACYC2020225);
-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 SBM模型与Malmquist模型
2.σ收敛
(三)数据来源
1.指标选取
2.数据选择
三、安徽省现代农业碳排放效率时空分异
(一)安徽省16市农业碳排放总量时空分异分析
(二)农业碳排放效率时空分异分析
1.安徽省农业碳排放效率变动趋势
2.市域尺度的现代农业碳排放效率时空分异
(三)Malmquist指数测算
(四)σ收敛测算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明确政策导向,鼓励发展低碳农业
(二)增强创新驱动,科技助力农业减碳
(三)提升主体意识,加大对农宣教力度
(四)建立协作机制,实现跨域帮扶互助
-
引用格式
朱道才,梁俊太.农业碳排放效率时空分异及低碳农业发展研究——以安徽省16市为例[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04):63-74.DOI:10.16452/j.cnki.sdkjsk.2023.04.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