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刘敬东田灵涛余波许宏阳张国忠
-
单位
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徐州弘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摘要
为了进一步得出底板采动过程中的变形损伤破坏特征,以某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借助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底板渗透性演化规律,将采动过程中底板渗透性变化定量地进行分区,明确煤层开采引起底板不同区域渗透率失稳情况。利用GMS地下水系统模拟软件,分析了工作面开采后底板无注浆与底板注浆条件下地下水位变化规律。研究得出,采空区中部底板渗透率增大区域分为4个区域,随深度增大,渗透率增大倍数由7倍逐渐减小至原始渗透率,工作面回采引起底板渗透率变化区域整体呈“倒马鞍形”分布。当保水工程施工后,水位下降速度明显减下,随着保水工程继续实施,预计到2024年6月,模拟水位达到+1 124.45 m。
-
关键词
底板破坏特征3D数值模拟"name="keyword">FLAC3D数值模拟地下水水流场GMS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4284);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JF201801);
-
文章目录
1 水文地质概况
(1)含水层。
(2)隔水层。
2 采动过程中底板破坏特征研究
2.1 数值模拟建立
2.2 模拟结果分析
2.2.1 采动围岩应力场分布
2.2.2 采动底板塑性区分布
2.2.3 采动底板渗透性分布
2.2.4 煤层开采底板渗透性分区
3 开采扰动对地下水位变化影响规律研究
3.1 模型建立
3.2 工作面可开采后地下水水流场分布预测
4 结论
-
引用格式
刘敬东,田灵涛,余波等.煤矿采动过程中底板破坏特征及地下水流场分布预测研究[J].能源与环保,2023,45(09):248-256.DOI:10.19389/j.cnki.1003-0506.2023.09.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