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晋城市坪上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水害预测防治技术
  • 作者

    郭立霞

  • 单位

    河南省第二地质矿产调查院有限公司

  • 摘要
    坪上煤矿位于沁水煤田的北中部,受区域构造影响,井田内发育一系列近南北向和北西向的宽缓背向斜,其含煤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井田内可采煤层主要为3号、15号煤层。井田分布于延河泉域,含水层主要有奥陶系中统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石炭系太原组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含水层、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基岩风化裂隙带含水层、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其中,奥灰水位标高为+490~+545 m。井田水害主要为煤层开采而产生的导水裂隙,使顶板含水层或构造水向矿井充水,可通过疏放钻孔和疏水巷防治;全井田均为带压开采,采用注浆堵水技术可对煤层底板奥灰水进行防治。
  • 关键词

    坪上煤矿水文地质井下水害水害防治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山西省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专项项目(晋资勘﹝2022﹞112号);
  • 文章目录
    1 区域地质
    1.1 区域地层
    1.2 区域水文地质
    2 井田地质
    2.1 井田地层
    2.2 可采煤层
    (1)3号煤层。
    (2)15号煤层。
    2.3 井田构造
    (1)褶曲。
    (2)断层。
    3 井田水文地质特征
    3.1 井田含水层特征
    3.1.1 奥陶系中统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1)峰峰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2)马家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3.1.2 石炭系太原组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含水层
    3.1.3 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3.1.4 基岩风化裂隙带含水层
    3.1.5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
    3.2 地下水补、径、排及构造对地下水的影响
    3.3 矿井充水水源
    3.3.1 大气降水及地表水
    3.3.2 顶板含水层水
    3.3.3 底板含水层水
    (1)3号煤层。
    (2)15号煤层。
    4 矿井主要水害预测及防治
    4.1 矿井充水通道
    (1)天然通道。
    (2)人为通道。
    4.2 矿井充水强度
    (1)矿井涌(突)水状况。
    (2)矿井涌水量的动态变化。
    4.3 矿井涌水量预测
    (1)3号煤层涌水量预测。
    (2)15号煤层涌水量预测。
    4.4 矿井主要水害防治
    (1)煤层顶、底板水防治。
    (2)构造水防治。
    5 结论
  • 引用格式
    郭立霞.晋城市坪上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水害预测防治技术[J].能源与环保,2023,45(09):134-139+148.DOI:10.19389/j.cnki.1003-0506.2023.09.022.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