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东洞庭湖总磷浓度时空变化与污染成因分析
  • 作者

    吴丁方平李照全刘淑军庄琼华王波

  • 单位

    湖南省岳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祁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试验站岳阳市生态环境事务中心

  • 摘要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研究洞庭湖水质总磷(TP)浓度变化规律对其水环境管理意义重大.基于2017年—2021年东洞庭湖及入湖、出湖共12个水质断面数据,研究了东洞庭湖总磷浓度时空分布特征与污染成因.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2021年东洞庭湖总磷质量浓度ρ(TP)年均值在0.058~0.088 mg/L,湘江、环湖河流及南洞庭湖入湖ρ(TP)年均值在0.051~0.125 mg/L;出湖ρ(TP)年均值在0.062~0.079 mg/L,均超过湖库Ⅲ类水质标准.其中,东洞庭湖以轻度、偏中度污染为主,洞庭湖出口以轻度污染为主.各入湖水质中,湘江以轻度、偏中度污染为主,环湖河流以中度污染为主,南洞庭湖为轻度污染.东洞庭湖及入湖水质ρ(TP)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上,环湖河流明显大于湘江,东洞庭湖明显大于洞庭湖出口和南洞庭湖入水;时间变化上,东洞庭湖、洞庭湖出口、汨罗江、新墙河与华容河枯水季节(年初和年末)ρ(TP)明显偏高,达到0.082~0.117 mg/L,但藕池河东支ρ(TP)高峰期却出现在丰水季节,达到0.094~0.115 mg/L;湘江及南洞庭湖入湖ρ(TP)波动幅度较小,基本保持在0.049~0.090 mg/L.相关性分析与RDA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东洞庭湖及出湖水质受外源污染物输入和水文条件的叠加影响,其中洞庭湖出口水位及流量、湘江及藕池河东支水位变化,以及新墙河、横岭湖入湖ρ(TP)对东洞庭湖及出湖ρ(TP)影响较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水文阶段积极开展水文调控工作对改善东洞庭湖水质有重要作用,同时,加强对重点河段入湖外源污染物的管控能进一步改善东洞庭湖磷浓度的调控效果.
  • 关键词

    东洞庭湖总磷时空分布污染评价水环境管理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9JJ40291);
  •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水样采集与分析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1.4 评价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TP含量与时空分布
    2.1.1 TP含量
    2.1.2 TP时空分布
    2.1.3 不同水期TP差异性分析
    2.2 TP污染成因分析
    2.2.1 相关性分析
    2.2.2 RDA分析
    2.3 TP污染评价
    3 结论
  • 引用格式
    吴丁,方平,李照全等.东洞庭湖总磷浓度时空变化与污染成因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8(03):97-105.DOI:10.13582/j.cnki.1672-9102.2023.03.012.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