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刘元杰王会芳刘雷李克忠侯祥生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煤基低碳能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黏结性煤热解或气化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胶质体,若直接用于固定床和流化床,易导致炉内煤样结焦,堵塞排渣管口,导致气化炉无法正常运行。因此,需要对黏结性煤进行破黏处理。论述了常见的破黏方法,并对破黏技术进行展望。破黏的主要方法有预氧化法、掺混法、机械破黏法和添加剂法等。现阶段,预氧化法相关工艺研究较多,且破黏效果显著。预氧化过程中,煤中含氧官能团增加,脂肪族氢减少,煤的微孔和交联程度增加,加热过程中使其失去流动性,减少胶质体的生成,从而实现破黏。一般来说,提高温度、氧含量、预氧化温度和时间,有利于破黏。掺混法和添加剂法主要是通过添加不黏物质降低整体黏结性,从而实现破黏,但破黏程度有限且降低气化单位产能,其次受当地原材料影响较大。机械破黏通过搅拌的方式防止气化过程煤样黏结而无法排渣,优点是工艺简单,但只能应用于固定床,且处理量很难满足大工业生产需求。未来发展中,为实现高效破黏和降低成本,可以将多种方法耦合,打破单一技术局限性,研究出高效复合破黏技术。如碱性化合物添加法与预氧化法相结合,在降低煤黏结性的同时,破黏后的煤在气化过程中碱性化合物亦可发挥催化作用。
黏结煤破黏预氧化耦合技术
0 引言
1 预氧化法破黏工艺
2 掺混法破黏工艺
3 机械法破黏工艺
4 添加剂法破黏工艺
5 其他破黏工艺
6 结语与展望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