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我国能源电力发展及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综述
  • 作者

    刘云

  • 单位

    大唐富平热电有限公司

  • 摘要
    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大,国家能源安全存在风险。为解决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在国际上做出双碳承诺。双碳目标实施路径为能源结构的清洁化转型发展,主要开发风电和光伏资源,预计2035—2040年,风电、光伏发电量将超过煤电。由于风电、光伏发电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特点,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需要灵活性调节资源来支撑消纳。我国现在保有大量燃煤火电机组,经过灵活性改造,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调峰资源。火电机组深度调峰面临低负荷稳燃、水动力安全性、受热面超温、热电解耦、热应力及机组经济性低等问题,防范因深度调峰引发严重安全事故。把握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之间的平衡,稳步推进煤电由主体电源向调节型电源转变。用市场化机制解决电力产业规则问题,继续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
  • 关键词

    能源结构光伏新能源灵活性改造深度调峰热电解耦市场化改革

  • 文章目录
    0 引 言
    1 电力系统发展现状及未来设想
    1.1 我国电力装机及发电量情况
    1.2 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及解决思路
    1.3 双碳目标下电力系统未来发展
    2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3 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
    3.1 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关键技术问题
    3.1.1 锅炉深度调峰
    3.1.2 汽轮机适应灵活性问题
    3.1.3 发电机组
    3.1.4 热控系统
    3.1.5 供热灵活性改造
    3.2 火电机组快速升降负荷问题
    4 建议与思考
    4.1 灵活性改造
    4.2 能源转型
    4.3 电力产业政策
    5 结 论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