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微旋流法去除燃煤烟气中逃逸氨及飞灰的研究
  • 作者

    董月红范培基张书廷刘涛张泽

  • 单位

    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清洁高效燃煤发电与污染物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

  • 摘要
    针对燃煤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期间产生的逃逸氨问题,本研究利用烟气中对氨气有吸收、吸附效果的水与飞灰建立降低氨逃逸及抑制粉尘排放的工艺,制造了可以增强吸收、吸附效果的微旋流模块。并通过实验室建立的以蒸汽发生器和模拟烟道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模拟装置,分别在1.0、1.5、2.0 m/s这3种烟气流速下对该工艺的可行性及氨迁移特征进行了验证。同时,通过对气流进行改质,研究了影响除氨效率的因素,讨论了微旋流方法在脱硝工艺中对烟气除尘除氨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烟气流速、烟气湿度和飞灰是影响微旋流效果的主要因素。1.5 m/s为微旋流模块适合烟气流速,该流速下微旋流模块压降为20 Pa,除尘效率可达97.0%以上除氨效率可达到12.91%。烟气湿度越高,微旋流模块利用水吸收氨气降低气相氨含量的效率越高。飞灰会吸附氨气以降低逃逸氨,但当烟气潮湿时,飞灰表面的氨与铵盐会转化为氨气逸散入气相中,使逃逸氨增加。微旋流方法对脱硝烟气中表面附着氨与铵盐的飞灰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可降低飞灰板结对电除尘器和烟道的影响,可以方便的串联在脱硝工艺中以减少电除尘器工作负荷,降低电除尘器维护成本。
  • 关键词

    微旋流氨逃逸烟气飞灰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210203);国家重点实验室2020年开放课题基金支持项目(D2020Y004-15);
  •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装置
    2.2 实验方法
    2.2.1 烟气流速、烟气湿度对微旋流模块除氨效果的影响实验
    2.2.2 飞灰对微旋流模块除氨效果的影响实验
    2.2.3 微旋流模块压降与除尘性能实验
    3 结果与讨论
    3.1 烟气流速和湿度对微旋流模块除氨效率影响
    3.2 飞灰对微旋流模块性能的影响
    3.3 微旋流模块压降特性及除尘效率
    3.4 微旋流模块在烟气脱硝工艺中的应用
    4 结论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