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监管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作者

    和军杨慧

  • 单位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 摘要
    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虽在不同领域带来积极影响,但也引发了法律政策、安全技术、社会伦理等层面的监管问题。比较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外典型经济体人工智能监管的治理实践,为完善我国人工智能监管治理体系提供政策参考。我国人工智能监管应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促进创新与依法治理相结合的监管原则,建立健全法律与政策、技术与安全、社会与伦理等层面的监管路径,同时对人工智能进行进入性监管、技术性全程监管和分级分类监管,完善我国的人工智能监管体系。
  • 关键词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政府监管国际实践中国路径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XLYC2004012);
  • 文章目录
    一 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与面临的监管风险
    (一)ChatGPT的基本原理
    (二)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不同领域带来的发展机遇
    (三)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监管风险
    二 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监管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一)国外主要经济体生成式人工智能监管实践
    1.美国:审慎监管为主
    2.欧盟:监管与竞争并举
    3.日本:优先技术发展的软法监管范式
    (二)国外主要经济体生成式人工智能监管经验启示
    1.国外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监管的基本经验
    2.国外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监管的启示
    三 推进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监管的中国方案
    (一)中国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监管现状
    (二)中国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监管对策
    1.基于法律与政策层面的监管对策
    (1)强化法律衔接,推进综合性立法
    (2)重视法治数字化建设,强化监管政策落地
    (3)建立行业标准规范,明确应用场景范围
    2.基于技术和安全层面的监管与对策
    (1)建立进入性监管,做好事前合规评估
    (2)强化技术性监管,落实全程动态监管
    (3)加快行业风险评估,建立分类分级监管
    3.基于社会和伦理层面的监管与对策
    (1)加快科技伦理建设,打造负责任AI
    (2)加强协同监管,促进行业自律
    (3)协调创新与监管,兼顾发展与安全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