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碎片化传播效应研究
  • 作者

    王颖

  • 单位

    沈阳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摘要
    针对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传播效应问题,采用归纳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信息传播的主要特征以及内在要求,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碎片化传播的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进行探讨,提出革新教学理念,强化思政课教师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化教学素养;重构碎片化传播下的高校思政教育话语体系;秉承以学生为本,碎片化教育传播精准对接学生学习需求;完善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思政”教学体系评价机制等策略,为推动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高校思政教育碎片化传播效应有效策略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L20WTA020);
  •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信息传播的主要特征
    1.1 全时段和碎片化
    1.2 私密性和多样化
    1.3 个性化和交互性
    1.4 自主能力和圈层规范
    2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碎片化传播的内在要求
    2.1 实现新媒体环境下教育“键对键”的融合创新
    2.2 实现新媒体环境下教育“滴灌式”的融合创新
    2.3 实现新媒体环境下教育“叙散体”的融合创新
    3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碎片化传播的正向影响
    3.1 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3.2 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跨界交流
    3.3 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技术手段
    3.4 拓展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资源
    3.5 扩大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空间
    4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碎片化传播的负向影响
    4.1 信息碎片化传播使话语权受到冲击
    4.2 信息碎片化传播弱化学生思维逻辑
    4.3 信息碎片化传播扩大泛娱乐化倾向
    4.4 信息碎片化传播增加主流意识形态引领难度
    5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提升碎片化传播正向影响的策略
    5.1 革新教学理念,强化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
    5.2 重构碎片化传播模式下的高校思政教育话语体系
    5.3 基于新媒体平台打造“云课堂”,强化网络思政教育
    5.4 秉承以学生为本,碎片化教育传播精准对接学生学习需求
    5.5 推行“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5.6 突出信息碎片化传播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建设
    5.7 完善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思政”教学体系评价机制
    6 结语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