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环境伦理融入信息科学类专业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路径选择
-
37
-
作者
顾世春张靖仪卢秋野
-
单位
沈阳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摘要
智能环境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智能环境伦理的基本内容有保护隐私、安全、尊重自主(自由)、公平、负责任、增进人类福祉等。将智能环境伦理融入信息科学类专业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不仅可以增强课程的亲和力,还可以增加课程的深度,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智能环境伦理意识。智能环境伦理可以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等课程内容讲解中。为了将智能环境伦理更好地融入到信息科学类专业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之中,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应积极学习智能环境伦理知识,做好融入教学设计,注重教学艺术,构建好融入反馈机制。
-
关键词
智能环境智能环境伦理思想道德与法治思政课教学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1BZX006);
-
文章目录
一、智能环境伦理的基本内容
(一)保护隐私
(二)安全
(三)尊重自主(自由)
(四)公平
(五)负责任
(六)增进人类福祉
二、智能环境伦理融入信息科学类专业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课程的亲和力
(二)增加课程的深度
(三)促进学生形成智能环境伦理意识
三、智能环境伦理融入信息科学类专业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主要范围
(一)“保护隐私”的融入范围
(二)“安全”的融入范围
(三)“尊重自主(自由)”的融入范围
(四)“公平”的融入范围
(五)“负责任”的融入范围
(六)“增进人类福祉”的融入范围
四、智能环境伦理融入信息科学类专业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实践路径
(一)提高对融入重要性的认识
(二)积极学习智能环境伦理知识
(三)做好融入教学设计
(四)注重教学艺术
(五)构建好融入反馈机制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