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近距离煤层群覆岩裂隙带瓦斯治理措施优化及效果分析
  • 作者

    李德慧

  • 单位

    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易安蓝焰煤与煤层气共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摘要
    为解决近距离煤层群综采工作面回采中上隅角瓦斯治理难题,保障综采工作面有效衔接,实现连续安全高效生产,利用同位素测定分析技术明确了近距离煤层群卸压瓦斯涌入覆岩裂隙带内的规律特征,提出施工地面L型钻孔以优化原有的覆岩裂隙带瓦斯治理技术,降低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结果表明:屯兰矿2号煤层综采工作面的覆岩裂隙带高度附近,工作面自切眼回采的95 m范围内,02号煤卸压瓦斯抽采占比逐渐降低,2号和4号煤层的卸压瓦斯抽采占比逐渐升高,95 m后,02、2和4号煤卸压瓦斯抽采占比趋于稳定,占比分别为60%、25%和10%.优化后的“以孔代巷”技术“高位钻孔+低位钻孔+高位走向长钻孔+地面L型钻孔”将上隅角平均瓦斯体积分数由0.65%降低至0.25%.地面L型钻孔的施工在空间和时间上保障了井下综采工作面的连续稳定生产,对井下工程不形成干扰,有助于解决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实现了综采工作面的安全高效连续生产。
  •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群采动卸压覆岩裂隙带上隅角瓦斯L型钻孔效果分析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02080301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274014);山西省揭榜招标项目(20201101004);中国工程院院地合作项目(2020SX4);
  • 文章目录
    1 工作面概况
    2 覆裂隙带瓦斯来源
    2.1 近距离煤层群采动卸压瓦斯运移特征
    2.2 覆岩裂隙带瓦斯来源的时空演化规律
    3 覆岩裂隙带瓦斯抽采
    4 覆岩裂隙带瓦斯抽采优化
    4.1 地面L型钻孔定向钻完井关键技术
    4.2 地面L型钻孔抽采效果
    5 结 语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