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基于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的琼东南盆地松涛隆起新近系沉积相研究
  • 作者

    向威王晓飞崔维平欧阳帅玉王世越邵威猛程怡高牛永斌

  • 单位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海南省深海深层能源工程重点实验室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摘要
    沉积相分析是恢复古地理环境、进行油气储层、烃源岩和盖层预测,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服务的常用手段之一。基于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的精细解译,结合岩心、录井、常规测井与相关实验等资料,在岩心刻度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的基础上,以沉积学理论方法为指导,对琼东南盆地松涛隆起新近系的岩性、岩石序列组合和沉积构造等进行了识别,并以此为相标志进行了沉积相分析,建立了研究区新近系的沉积相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从琼东南盆地新近系高清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上共识别出泥岩、粉砂岩、细砂岩、中砂岩、粗砂岩等共5类岩性,岩性较为复杂,整体粒度较细,粒径跨度很大,垂向上岩性呈现明显的旋回性。(2)根据琼东南盆地松涛隆起新近系高清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中不同形态线条的组合方式,结合倾角矢量模式,共识别出5类层理类型(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和块状层理),此外还识别出了钙质结核和生物扰动构造。(3)琼东南盆地松涛隆起新近系沉积环境总体为滨—浅海相、半深海和深海相沉积,局部层段发育浊流沉积;沉积演化规律表现为在渐新世晚期陵水组沉积时期全区发生海进,接受了滨海三角洲为主的各类沉积作用;到中新世早期的三亚组和梅山组沉积时期,沉积环境逐步由滨岸沉积环境过渡到浅海和半深海沉积;至黄流组和莺歌海组沉积期海水进一步加深,出现了半深海和深海沉积;而到莺歌海组沉积末期,发生了缓慢的海退,逐步变为半深海沉积。
  • 关键词

    沉积环境沉积相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松涛隆起琼东南盆地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2178);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重点科技项目(G2217C-0414T285);
  • 文章目录
    1 地质背景
    2 基于电成像资料的岩性解释
    (1)泥岩(粉砂质泥岩)。
    (2)泥质粉砂岩。
    (3)细砂岩(灰质细砂岩、泥质细砂岩)。
    (4)中砂岩(灰质中砂岩)。
    (5)粗砂岩。
    3 基于电成像资料的沉积构造解译
    4 新近系沉积相分析
    5 结论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