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新安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升级改造的研究与应用
  • 作者

    朱巍李许伟

  • 单位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调度指挥中心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 摘要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是加强入井人员管理、提升生命保障、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高端技术。新安煤矿在用的KJ251型人员定位系统安装于2011年,采用RFID定位技术实现区域定位,该技术具有实现简单、系统建设成本低的特点。随着煤矿井下智能化的推进,对人员定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现主要存在浏览器内核版本、系统中心站软件及数据库架构满足不了当前信息化发展需求、系统数据不稳定和系统未配备唯一检卡装置等问题。结合煤矿井下特殊的作业环境,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可实现对入井人员的实时监测、精确定位、轨迹回放、考勤管理、报表查询、信息网络发布、双向通信、人机交互、紧急搜救、生产调度等功能,为煤矿安全生产以及紧急救援提供第一手可靠的决策实时信息。
  • 关键词

    精确定位无线通信实时决策信息识别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重点研发基金资助项目(2020YFB1314200);
  • 文章目录
    1 旧系统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区域定位信号覆盖距离短、盲点多、位置定位不精确[1]。
    (2)井下人员位置更新实时性差。
    (3)设备集成度、可靠性低,维护工作量大。
    (4)系统功能单一、应用可扩展性差。
    (5)抗干扰能力差。
    (6)系统无法满足智能应用需求。
    2 升级改造实践
    2.1 系统结构
    2.2 设计范围
    2.2.1 机房
    2.2.2 井口唯一性检测装置
    2.2.3 井口LED大屏
    2.2.4 传输平台
    2.2.5 井下读、标识卡设备布置
    2.2.6 井下工作面限员管理
    3 实施效果
    3.1 全矿井监测
    (1)人员实时追踪定位。
    (2)脱网定位。
    (3)人员快速实时定位(图4)。
    (4)井下人员实时查询。
    (5)井下人员实时汇总。
    (6)历史井下人员回溯。
    3.2 安全管理
    (1)实时报警。
    (2)超时预、报警。
    (3)矿井、区域超员报警。
    (4)门禁报警。
    (5)不活动提醒。
    (6)特殊区域人员管理。
    (7)标识卡欠压报警。
    (8)特殊工种脱岗报警。
    (9)双向呼叫功能。
    4 结语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