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特厚煤层沿空掘巷力源结构特征与围岩协同控制策略
  • 作者

    陆银龙韩磊吴开智陆凌峰田伟鹏崔佐军

  • 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山煤国际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煤国际东古城煤业有限公司

  • 摘要
    14~20 m特厚煤层小煤柱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是当前煤矿巷道支护领域的难题之一.以山煤国际晋北矿区典型的19 m特厚煤层孤岛综放面小煤柱沿空掘巷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特厚煤层覆岩应力拱、断裂拱大结构特征以及基本顶侧向破断运动规律,建立了特厚煤层沿空掘巷“双力源”结构模型,揭示了“双力源”传递作用机理及其对沿空掘巷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远场弱化-近场强化”协同控制治理策略,开展了19 m特厚煤层8 m小煤柱沿空掘巷围岩控制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特厚煤层沿空掘巷强矿压显现源于小煤柱侧Ⅰ型力源和实体煤侧Ⅱ型力源叠加作用;采用小煤柱侧(Ⅰ型)和实体煤侧(Ⅱ型)力源结构“水力压裂+深孔爆破”复合弱化后,基本顶周期来压步距降低了约69.6%,有效阻断了采动应力向围岩传递;通过“远场弱化-近场强化”协同控制技术,有效控制了特厚煤层沿空掘巷掘进与回采期间围岩稳定.研究成果为14~20 m特厚煤层小煤柱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 关键词

    特厚煤层沿空掘巷双力源远场弱化近场强化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74099,51874288);
  • 文章目录
    1 工程地质概况
    2 特厚煤层沿空掘巷力源结构特征与传递作用机理
    2.1 特厚煤层采场覆岩破断运动大结构特征
    2.2 沿空掘巷“双力源”结构模型及传递作用机理
    2.3 特厚煤层沿空掘巷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及机理
    3 特厚煤层沿空掘巷“远场弱化-近场强化”协同控制策略
    3.1 特厚煤层沿空掘巷围岩控制难点
    3.2 远场弱化调控策略
    1)小煤柱侧Ⅰ型力源传递结构弱化:
    2)实体煤侧Ⅱ型力源传递结构弱化:
    3.3 近场强化调控策略
    4 现场试验与效果评价
    4.1 现场试验方案
    4.2 应用效果评价
    5 结 论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