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中景观修复模式探讨——以焦作红砂岭矿区为例
  • 作者

    王让徐公权武少菁李华翔

  • 单位

    河南省地质局矿产资源勘查中心河南省自然资源科技创新中心(地球物理深部探测研究)

  • 摘要
    随着景观修复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中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探索不同条件矿山生态环境修复中的景观修复模式,以焦作红砂岭废弃矿山为例,通过地质环境调查和勘察,分析其地质环境条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以及其地理区位和修复功能需求等,明确其修复方向,提出不同条件下的矿山生态环境景观修复模式。研究表明,不同地质环境问题、不同区位条件、不同需求的矿山生态修复采用不同的景观修复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地质灾害隐患、修复生态环境,提高景观形象功能,以经济合理的方式达到矿山生态环境景观修复的目的。
  • 关键词

    矿山生态环境景观修复模式地质环境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河南省地矿局科研项目(豫地环[2021]2号);
  • 文章目录
    1 治理区区位及地质环境特征
    1.1 区位条件
    1.2 地质环境特征
    2 矿山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
    2.1 矿山生态环境现状
    2.1.1 渣堆和采坑
    2.1.2 高陡边坡
    2.2 矿山生态环境问题
    2.2.1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
    2.2.2 土地资源压占与破坏
    2.2.3 地质灾害
    2.2.4 生态植被破坏
    3 矿山生态环境景观修复治理
    3.1 景观修复总体思路
    3.2 景观影响程度
    3.3 景观修复功能需求分析
    3.4 矿山生态环境景观修复
    3.4.1 二区和六区治理
    3.4.2 一区和四区治理
    3.4.3 三区和五区治理
    4 景观修复模式探讨
    5 结论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