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陕西紫阳某废弃石煤矿酸性废水的产生机理探讨
  • 作者

    张明祖黎卫亮王鹏魏小燕朱津蕊刘三

  • 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 摘要
    在自然环境中,黄铁矿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导致酸性矿山废水(AMD)污染,进而威胁人类的健康安全。石煤及矸石中伴生的黄铁矿及重金属(镉、镍、钒、锰、锌等)成分复杂,经大气降雨、地表水以及基岩裂隙水的长期浸泡淋溶,产生酸性水,加剧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浸出。AMD因产量大、形成时间跨度长、产源地分散等问题,成为矿山环境修复者们的最棘手问题之一。对陕西紫阳废弃石煤矿进行采样分析,掌握废渣的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为酸性水的产生查找根源。依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水平振荡法》(HJ 557—2010),将样品破碎后分别采用蒸馏水浸泡、曝气浸泡及密封浸泡方法,来模拟自然环境下酸性水产生过程,并在模拟过程中定期采集水样进行分析测定,为后续的矿上修复治理提供依据。
  • 关键词

    酸性矿山废水石煤黄铁矿浸泡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陕西省重点研发项目(2023-ZDLSF-6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资源及环境调查专项(二级项目)(DD20221774);
  • 文章目录
    1 样品成分分析
    1.1 主要仪器
    1.2 试剂
    1.3 实验方法
    1.4 结果与讨论
    1.4.1 ICP-MS、ICP测定结果
    1.4.2 XRF测定结果
    1.4.3 XRD测定结果
    1.4.4 FESEM测定结果
    2 酸性水形成过程模拟实验
    2.1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浸取液pH值测定结果
    2.2.2 浸取液中铁离子、铝离子测定结果
    3 结论与展望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