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三方协同研究生基地建设构想——以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
-
54
-
作者
李重情聂士斌
-
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理工大学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
摘要
在分析当前研究生招生形势基础上,从研究生内在成长、高校联动发展、科研院所和企业创新等方面阐述了协同培养基地成立内生动力来源,并以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介绍了协同培养基地在人才协同培养、平台模式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长效协同机制等方面的建设构想,旨在通过“1+2”培养模式和“2+3+N”建设模式进行研究生协同培养,构建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高质量培养新路径。
-
关键词
协同培养基地建设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安全科学与工程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安徽省省级新时代育人质量工程(研究生教育)项目(2022jyjxggyj260、2022jyjxggyj266、2022gjxslt012);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21xtyrjd006);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010361019);
-
文章目录
一、协同培养基地成立内生动力
(一)研究生内在成长需求
(二)高校联动发展需求
(三)科研院所和企业创新需求
二、协同培养基地建设构想——以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
(一)培养模式构想
(二)建设模式构想
(三)师资队伍建设构想
1.构建三方协同育人队伍。
2.外聘专家和学者辅助育人队伍。
3.建立完善的师资队伍管理机制。
4.建立科学的教师激励机制。
(四)长效协同机制构想
1.打造安全科学与工程领域创新人才培育高地。
2.搭建公共安全技术创新研发平台。
3.成为科技创新成果孵化服务器。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