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菌藻煤核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 作者

    潘随贤庄军王开明

  • 单位

    煤炭科学研究院地质勘探分院

  • 摘要
    太原西山煤田山西组2煤层和太原组8煤层含黄铁矿煤核。在煤核中有菌藻类和植物化石。高等植物化石是种子蕨、石松类等;菌类为各种球状的真菌、杆菌、放线菌、子囊菌、菌丝;藻类有胶刺藻属、胶绿藻属、集领藻属、颗石藻、漂浮藻属、多管藻属、松藻属、团藻属、蓝球藻属、新那藻属、鱼鳞藻属、皮壳藻属、金光藻属、菱形藻属、带形藻属等。它们的形态丰富多彩,而且结构清楚。从菌藻类具有淡水、半成水和浅海环境的属种,说明在成煤过程中有海水的侵入。它们以固着、浮游和底栖的生活方式分布在泥炭沼泽中。菌藻煤核的发现,对研究成煤物质、成煤环境和菌藻生物,具有一定的地质意义。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