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文栋, 陈竹君,耿涌,蔡闻秋,刘瀚斌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绿色增长联合研究院;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开展全球气候治理面临更多挑战。作为全球二氧化碳(CO2)排放总量最多的国家,中国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然而,碳中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急需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等手段来实现。
文章基于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3R”原则,剖析发展循环经济与实现碳中和的内在联系,对比国内外发展现状,阐释循环经济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关键作用,
为促进我国通过循环经济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提出政策建议,主要包括:
(1)构建面向碳中和目标的循环经济治理体系
应厘清循环经济与碳中和的内涵及其关系,明确循环经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加强循环经济与碳中和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构建面向碳中和目标的循环经济治理体系。①加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循环经济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推动各部门间紧密合作,实现循环经济与碳中和各项工作的紧密衔接。②分类制定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面向碳中和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相关主体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阶段目标、实施路线和行动方案,对循环经济相关产业和企业设定具体的碳减排目标,保证循环经济发展与碳中和行动的协同推进。引导地方政府灵活运用财税政策和产业政策支持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能源高效利用和资源循环利用。③面向实现碳中和目标,适时修订完善《循环经济促进法》《节约能源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现行法律法规,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法”和“应对气候变化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进一步完善适应碳中和的循环经济法治体系。④参考循环经济产业园、“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等工作经验,基于“ 3R”原则在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探索开展面向碳中和目标的循环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经验和模式。
(2)建立面向碳中和目标的循环产业与科技创新体系
完善的产业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是发展循环经济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应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与科技创新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①构建面向碳中和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生产、流通和消费体系。对相关循环经济行业和企业给予更多扶持,统筹推进相关行业和企业全产业链绿色生产改造,推行产品生态设计,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提高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绿色低碳循环水平。②构建面向碳中和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进一步减少我国食品供应链存在的浪费。延长农产品使用周期,提高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促进循环农业发展。通过改善食品储存方式、加强物流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食品物流配送体系、补齐食品加工和包装基础设施短板来优化食品储存、运输和加工过程[24]。③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加强我国产品的国内流通与循环,为资源回收型企业的发展提供原料支持与市场支持。完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加强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废金属、废玻璃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高再生资源和关键矿产资源的回收利用水平,支持再生金属、再生水等循环再生产业的发展。④实施绿色低碳循环技术创新技术攻关行动。将循环经济和碳中和战略技术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布局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相关科研专项推动关键金属等稀有资源高效利用、动力电池等新型废旧物回收拆解、再生农业在内的循环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⑤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深度融合。协同培养循环经济与碳中和领域的创新人才,建设绿色低碳循环技术创新项目孵化器和协同创新创业平台,推动绿色低碳循环技术转移和创新成果转化。
(3)打造面向碳中和目标的绿色低碳循环社会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需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多元治理体系。通过激活全社会协力共建的活力,将循环经济和碳中和发展的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①重视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夯实循环经济理念,传播普及“ 3R”理念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知识;培育绿色低碳意识,鼓励公众减少塑料等一次性制品使用,培养可持续饮食习惯,增强垃圾分类意识,选择绿色出行方式,购买绿色产品,推动公众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加快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转变。②在全国范围内构建共享循环交通体系。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打造以智能公共交通为纽带的城市交通网络,全面提升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扶持共享单车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满足居民的多样化出行需求,降低城市出行碳排放。③要规范发展我国二手市场。打造“线上+线下”的二手流通平台,构建完善的“互联网+二手”模式。完善社区绿色低碳循环的运营管理模式,建设集中规范的“跳蚤市场”,促进家庭闲置物品交易与流通,提高产品再利用水平。④加强绿色低碳循环社区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循环社区试点,完善社区绿色低碳循环的运营管理模式,开展社区循环低碳发展模式创新和体制创新。⑤结合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面向碳中和的循环经济产业环保信息共享和监督平台。实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间环境信息的共享和互动。充分保障公众对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及重点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调动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绿色低碳循环治理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造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协力共建的绿色低碳循环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