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长江经济带水安全保障与水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2022-04-07 免费下载

作者:胡春宏 ,张双虎

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导向,长江大保护要抓主要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策略。本文系统分析了长江经济带面临的主要水安全与水生态保护修复问题:防洪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水生动物适宜生境萎缩严重且多样性降低、长江与通江湖泊关系失调。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水安全保障措施与水生态修复策略:一是加快重要蓄滞洪区的安全工程建设,修订《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提高防洪保安能力;二是在长江上游支流替代生境建设,在长江中下游实施部分原通江湖泊的恢复连通并扩大水库生态调度范围,修复受损生态系统;三是实施洞庭湖北部四口水系综合整治,在鄱阳湖出口建闸并进行调控,科学改善江湖关系。


亮点论述:


对策建议

  

  (一)加快重要蓄滞洪区达标建设,修订《长江流域防洪规划》

  

  1998 年以来,长江上游陆续建成 21 座、总库容约 1×1011 m3 的控制性水库,预计到 2025 年达到 1.4×1011 m3 。控制性水库运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为防洪体系的调整完善创造条件。长江经济带的快速发展也对防洪保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 加快重要蓄滞洪区安全达标建设

  

  蓄滞洪区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限于移民补偿标准偏低、占地取土等现实问题,导致蓄滞洪区安全建设严重滞后,多数重要蓄滞洪区不具备按计划、有控制的分蓄洪水条件。建议在国家层面协调发展改革、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优先加快洞庭湖区钱粮湖、共双茶、大通湖东以及鄱阳湖区康山等启用频率高和分蓄洪水能力大的重要蓄滞洪区的安全达标建设。

  

  2. 修订《长江流域防洪规划》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2008 年)旨在解决 1998 年大洪水暴露出的长江流域防洪问题,对一段时期内长江流域防洪减灾建设起到了指导作用。随着三峡及长江上游控制性水库的陆续建成,长江防洪形势出现了深刻变化:中下游干流河道发生长时间、大范围的冲刷下切,影响河势稳定和堤防安全;中下游超额洪量减少,蓄滞洪区运用几率降低,调整蓄滞洪区布局、优化防洪控制水位的诉求强烈;近年来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暴露出连江支堤、湖区圩堤等防洪标准明显偏低。建议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学者,统筹考虑长江中下游新的水沙条件、近年来暴露出来的主要防洪问题,对长江中下游防洪标准、荆江河段及洞庭湖城陵矶等重点区域的防洪控制水位、重要防洪工程等进行再论证、再布局,据此修订完善《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精准指导未来长江中下游的防洪治理 。

  

  3. 三峡水库相机实施下泄流量不小于 5×104 m3 /s 的洪水调度

  

  2003 年三峡水库运用以来,最大下泄流量不超过 4.9×104 m3 /s,平均每年只有 4.5 天时间下泄流量大于 4×104 m3 /s,坝下中小洪水过程显著减少,洪水出槽上滩几率几乎丧失;滩地杂草和树木迅速生长、糙率增加,将导致下游河道行洪能力降低;荆江大堤也未经受原设计的河道安全泄量洪水的检验。建议三峡水库每隔几年相机实施下泄流量不小于 5×104 m3 /s 的洪水调度,防止河道萎缩,检验河道的安全泄量,发现堤防潜在的安全隐患,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大洪水 。

  

  (二)加强水库生态调度和生态环境修复重建

  

  长江江豚等旗舰物种、特有鱼类的生长繁殖需要特定的水文过程和生态环境条件。人工繁育和增殖放流,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部分水生动物灭绝的风险,但距离恢复生物自然种群这一生态保护终极目标仍有差距。为此,长江流域需要修复重建自然生境 。

  

  1. 加强长江流域大中型水库生态调度并纳入流域管理机构调度职责范围

  

  三峡水库连续 10 年开展了以促进“四大家鱼” 产卵繁殖为目标的生态调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长江上游鱼类种数、特有鱼类种数占长江流域的 70%~80%,同时长江上游也是梯级水库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建议按照“先重要、后一般,先易后难” 原则,逐渐将水库生态调度范围扩大到长江上游各大流域梯级,塑造鱼类产卵繁殖所需的生态水文过程;将生态调度纳入流域管理机构的调度职责范围,加强生态调度的执行与监督力度。在近期,加快开展三峡及长江上游控制性水库的联合生态调度研究与实践,减缓三峡水库滞温效应,促进中华鲟的自然繁殖。

  

  2. 开展支流替代生境建设和原通江湖泊的恢复连通

  

  “顺应自然”开展生态保护,恢复河流的连通性和自然的水文、水温等生态要素。鉴于实际,长江上游生境的恢复重建不可能在梯级开发河段内实施,但可从与干流相连的一些支流着手。建议选择与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丰富且与梯级开发河段相连通的支流,将该支流的拦河建筑物(有重要供水任务的水库除外)全部拆除,恢复河流自然连通,重建特有鱼类栖息地;优先设立赤水河水生态保护示范区,选择青衣江、安宁河、水洛河等重要支流优先开展栖息地的修复重建试点。在长江中下游,选择生态地位重要、工程量相对小的湖泊,试点开展原通江湖泊的恢复连通,修复江湖洄游性鱼类洄游通道、促进江湖交流。

  

  (三)统筹治理与保护,科学调控江湖关系

  

  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应从生态系统整体性特别是从江湖关系的角度出发,在源头查找原因,据此系统设计方案、实施治理措施。三峡及长江上游控制性蓄水运用是现状江湖关系演变的主要驱动力,也是两湖频频“干旱见底”的根源。随着长江上游控制性水库的建设运用,未来百年或更长时间,两湖 “干旱见底”态势只会加重而不可逆转。通过适当的工程措施,可有效调控江湖关系,恢复湖泊的自然水文节律,增加湖泊的综合服务功能。

  

  1. 在鄱阳湖出口建闸,合理调控湖泊水文节律

  

  关于在鄱阳湖出口建闸,社会各界存在争议。部分生态专家学者持反对态度,主要是担心建闸后湖泊长期维持高水位,湖泊丰涨枯落的自然水文节律丧失,影响湿地植被的渐次出露。根据本课题组的长期研究,鄱阳湖出口建闸并合理调控,可有效应对江湖关系变化对鄱阳湖的影响,又不会带来新的生态环境问题,整体来看建比不建强、早建比晚建强。在鄱阳湖出口建闸,应秉持“建闸不建坝、调枯不控洪”原则,4—8 月份闸门全开敞泄、江湖连通;9—11 月份通过闸控保持湖泊水位缓慢消落,恢复到三峡水库运行前多年平均水文节律;12—3 月份适当提高湖泊的最低水位。相关举措有利于塑造与越冬候鸟栖息环境相适应的湿地生态环境格局,扩大水生生物生存空间,增加湖泊综合服务功能。

  

  2. 实施洞庭湖北部水系综合整治,增加枯水期分流入湖水量

  

  就洞庭湖来说,实施洞庭湖北部水系综合整治比洞庭湖出口建闸更为迫切,潜在效益也更显著。洞庭湖北部水系综合整治以荆南三河疏浚为重点,以改善江湖连通关系、恢复枯水期长江分流入洞庭湖能力为目标。相关举措可显著提高洞庭湖北部地区供水保障程度,改善河湖水环境质量,增强长江与洞庭湖鱼类交流。


论文链接
  责任编辑:宫在芹
今日专家
亮点论文

深部地热能系统主要挑战与耦合储能的增强型创新开发模式侯正猛 1,吴旭宁 1,2,罗佳顺 1,2,张烈辉 2,李早元 2,曹 成 2,吴 林 1,2,陈前均 1 作者单位(1. 克劳斯塔尔工业大...

今日企业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