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我国煤矿水害事故特征、致因与防治对策

2023-08-01



本论文创新点



1. 从地理区域、年代、季节、水文地质类型、突水水源和矿山企业所有制等多种维度对水害事故特征进行了系统统计分析;

2. 提出了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方法,发现煤矿水害方面当前的研究主题可与“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煤矿防治水原则很好地对应;

3. 给出了水害防控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提出透明矿山、水害灾变监测预警和应急救援等保障技术措施。

题 目



我国煤矿水害事故特征、致因与防治对策

作 者



 

曾一凡1,3,4 ,武强1,3,4 ,赵苏启2 ,苗耀武2 ,张晔1,3,4 ,梅傲霜1,3,4 ,孟世豪1,3,4 ,刘晓秀1,3,4

单 位


1.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

3. 矿山水防治与资源化利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重点实验室;

4.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


扫码阅读全文



摘   要



水害作为煤矿“五大灾害”之一,在威胁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生命安全方面,已成为仅次于瓦斯事故的第二大“杀手”。2000—2022年,全国煤矿共发生水害事故1205起、死亡5018人,其中较大以上水害事故102起,死亡2039人。为总结事故教训,探寻事故规律,用事故教训推动水害防治工作,从地理区域、年代、季节、水文地质类型、突水水源和煤矿企业所有制等对水害事故特征进行了不同维度的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事故特征方面,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复杂程度与水害事故发生频率高度一致;华南地区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位居首位,且全年内水害事故高发期主要集中在3~5月和7~8月;老空水是水害事故的主要充水水源,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危害性,并且主要发生在技术探查及管理能力更弱的乡镇所有制煤矿中。在事故致因方面,客观上开采环境复杂,主观上重视不够,即管理不当和违法违规开采,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点状的陷落柱和线状断层构造等隐蔽导水内边界以及老空水等未按规定探放,是事故发生的主要技术原因。最后,采用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发现,当前煤矿水害方面聚焦的研究主题可以很好地对应“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煤矿防治水原则。从破解煤矿水害“风险查不清”“有险断不准”“出险治不了”等困境出发,相应从矿井充水因素和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立体充水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以及分类源头精准防治等三大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并顺应水害防控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提出透明矿山、水害灾变监测预警和应急救援等保障技术措施。








作者简介





    
曾一凡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曾一凡(1984—),湖北咸宁人,工学博士、博士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矿山水害防治与资源化利用相关的研究和工程实践,曾参与多起煤矿重大突水事故调查和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组织的矿山防治水安全会诊工作。兼任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水害防治专委会委员,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自然资源部采煤区综合治理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安全管理学会矿山应急与安全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地质学会矿山水防治与利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务。




研究方向



矿山水文地质与矿山地热能开发利用
主要成果



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2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第一/通讯作者SCI/EI论文22篇)、授权中国和美国等国际发明专利48项、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第一作者英文专著2部)、参与《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细则》修订工作;获教育部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6项(其中一等奖6项)、中国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孙越崎青年科技奖等。

引用格式




曾一凡,武强,赵苏启,等. 我国煤矿水害事故特征、致因与防治对策[J]. 煤炭科学技术,2023,51(7):1−14.

ZENG Yifan,WU Qiang,ZHAO Suqi,et al. Characteristics, cause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coal mine water hazard accidents in China[J].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3,51(7):1−14

↓ 点此进入 ↓

2023年第7期“矿井水防治与资源化利用”专题


END

责任编辑:周子博

整       理:冯春晖

审       核常   琛


  责任编辑:宫在芹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