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微生物无固相钻井液体系构建及其固壁作用机理研究

2023-08-31


微生物无固相钻井液体系构建及其固壁作用机理研究


李之军¹, ²,朱 茂¹ ,²,智晶子³,韩 毅¹, ²,

陈俊秀¹ ,²,赵 淦¹, ²

单位

(1.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9;2. 成都理工大学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3.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1231)




创新点



1.通过实验研究,采用几种最常用钻井液材料,配制成多种无固相钻井液体系,探究最适应巴氏芽孢杆菌生长的无固相钻井液类型,构建微生物无固相钻井液体系。得出结论应对巴氏芽孢杆菌进行驯化培养,使其能在复杂的钻探工程环境下发挥固壁作用。 

2.通过固壁模拟实验,探索微生物无固相钻井液体系的固壁作用,并结合扫描电镜(SEM)测试结果,浅析微生物无固相钻井液体系的固壁作用机理。








文章内容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微生物菌种及其培养基

1.1.2 无固相钻井液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菌种活化与培养

1.2.2 巴氏芽孢杆菌的生长及其数量检测

1.2.3 固壁作用实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巴氏芽孢杆菌在单一种处理剂的钻井液中的生长情况

2.2 巴氏芽孢杆菌在含两种处理剂的钻井液中的生长情况

2.3 巴氏芽孢杆菌在含3种处理剂的钻井液中的生长情况

2.4 巴氏芽孢杆菌在含4种处理剂的钻井液中的生长情况

3 微生物无固相钻井液固壁作用实验

4 微生物无固相钻井液固壁作用机理分析






扫描阅读原文



作者简介


李之军,1984年06月出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系岩土钻掘工程教研室教师,成都理工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煤田地质与勘探》青年编委、“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成都理工大学珠峰科学研究计划团队核心成员。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访问学者,四川省海外高层次人才。

主要从事钻井液体系及新材料研发、岩土工程浆液综合处置及利用、井下智能机具研发等方面的科研工作,致力于深孔复杂地层孔壁稳定及钻井液护壁理论与技术研究,在微生物钻井液体系及其固壁理论方面具备扎实的研究基础并已形成研究特色。

近年来,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纵、横向科研项目多项,获四川土木建筑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多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3项,参编《绿色勘探技术》《四川省岩土工程勘察钻探护壁技术规范》等。



引用格式


李之军,朱茂,智晶子,等. 微生物无固相钻井液体系构建及其固壁作用机理研究[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23,51(4):187−194.

doi: 10.12363/issn.1001-1986.22.07.0549




  责任编辑:宫在芹
今日专家
今日企业
  • 尤洛卡精准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煤矿顶板灾害防治设备的龙...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