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采动诱发断层覆岩耦合失稳的突变效应

2023-09-04
创新点
1)推导了断层面位移场和能量场随采动和位置坐标变化的分布函数,研究了断层面滑动位移、应变能增量和温度变化等多参量的动态演化过程。
2)基于动压下上覆岩层运动和断层滑动之间的关联响应,提出了采动诱发断层覆岩耦合失稳的突变效应,揭示了两者赋存时冲击地压的诱发机理。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采动诱发断层覆岩耦合失稳的突变效应

作者:王宏伟1, 2 ,田 政,王 晴,刘文岗,姜耀东,石瑞明2
单位:1. 安徽理工大学 煤炭安全精准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3.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应急科学研究院
研究背景
 RESEARCH  BACKGROUND 

随着煤炭开采深度和强度的增加,地质条件和荷载条件愈加复杂,井下矿压异常现象愈发显著,冲击地压、顶板大面积垮落、煤与瓦斯突出等动力灾害频发。煤矿冲击地压的发生与地质构造等因素密切相关,尤其在断层附近,冲击地压发生的强度和频度较高。断层滑移失稳诱发冲击地压属于结构失稳冲击,具有冲出煤量大、破坏性强、发生突然而猛烈等特点。统计表明,断层构造条件下,受断层切割及阻隔效应,断层附近开采危险性更大。

诸多学者围绕断层滑移失稳诱发冲击地压机理研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断层诱发冲击地压机理奠定了基础。窦林名等基于动静载叠加诱冲机理,认为断层滑移型冲击地压发生的力源是静载应力加断层活化强动载扰动,能量释放主体为顶板破断运动;蔡武等认为断层冲击矿压的发生机理是由断层与顶板结构双重作用形成的,且开采扰动引起的水平采空侧卸载和竖直方向加载是采动应力主导型断层活化的力学本质;李志华等对断层滑移失稳过程进行模拟,认为断层滑移诱发煤岩冲击可分为动态诱发冲击矿压机理和稳态诱发冲击矿压机理2种力学机制,同时断层滑移速度与工作面推进速度、工作面距断层距离、断层面力学性质、断层正压力和开采深度有关;齐庆新等基于“稳定性理论”、“三因素”机理及“煤岩破坏理论”,采用相似模拟、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的方法,对断层冲击地压的发生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覆岩裂隙与断层带贯通是引起断层系统失稳、工作面前方煤体冲击的直接原因;RICE等认为断层面的摩擦和剪切作用是冲击地压发生的主要原因;SAINOKI等讨论了应用于断层滑移失稳的莫尔库仑准则,认为最大滑移率与相对动态剪切位移的最大增量有关,并通过推导滑移减弱距离准则对断层滑移的摩擦阻力进行了标定,考虑断层倾角、断层面粗糙度等因素的影响,揭示了逆冲断层挤压型地质构造诱发冲击地压的机理。以上学者的研究从其机理出发给出了断层滑动的力学响应特征,但在相应具体的力学参量定量分析方面还鲜有报道。

另一方面,开采扰动影响下,应力场、位移场的演化特征以及能量的积聚与释放对断层滑移失稳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能较为直观的展示断层的稳定性。为进一步揭示采动影响下断层失稳的诱冲机理,国内外学者通过不同手段对断层应力场、位移场以及能量场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在应力场方面主要通过数值模拟以及相似试验手段进行研究,理论方面的研究则较少。韩科明等结合数值模拟和相似模拟发现,当上下盘开采地质采矿条件完全一致时,下盘开采的断层带岩体剪应力与正应力的比值大于上盘开采,下盘开采断层更容易活化;李振雷、窦林名等认为在煤层开采过程中,断层稳定状态遭到破坏,而断层面正应力和剪应力的变化是断层发生滑移失稳的主要影响因素,岩层破裂总是与高应力差区域相重合,并与高应力场区域相接近;于秋鸽等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断层面滑移力学模型,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断层面应力特征,研究表明断层面正应力和剪应力与至断层露头垂直距离近似呈线性关系,并且正应力变化速率远大于剪应力的变化速率;王学滨等以断层上盘煤层上方部分岩层为研究对象,假设断层面正应力和剪应力均匀分布,通过建立平衡方程得到了断层面应力随工作面推进距离的表达式。目前,关于位移场的研究,大都围绕数值模拟和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展开研究。张科学等研究了采动影响下断层滑移活化巷道围岩位移场,总结了断层滑移活化变化规律;王宏伟等通过相似模拟试验给出了断层面上相对位移的时空演化特征,认为上覆岩层的存在对断层结构位移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能量场方面,蔡美峰等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了深部开采引起的采场围岩能量积聚、分布状况及变化规律,并提出采场岩爆发生的2个必要条件,即岩石具备储备高应变能的特性和采场具备高应变能积聚的应力环境;毛德兵等认为断层活化是一个能量的逐渐积累继而释放,最终分散的过程,并探究了微震事件数目与断层延展长度的关系,得到断层活化具有周期性;姜福兴等采用微地震监测手段分析了断层构造在滑移失稳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特征,提出了上层煤柱对下层煤采动影响范围与冲击危险范围的评估方法。上述研究成果对断层滑移失稳时的应力、位移、能量等参量演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研究断层滑动失稳机理离不开断层面的力学特性,如应力场、位移场和能量场等。但目前从多角度多参量进行耦合分析和断层滑动失稳前后以及失稳过程中滑动面上应力场、位移场、能量场以及温度场的动态演化特征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笔者以河南义马矿区地质构造及千秋矿2122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展开研究,搭建了模拟开采和滑动的断层物理模型,并结合理论推导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覆岩和断层区域应力场、位移场、能量场以及温度场的分布特征,分析总结了断层覆岩耦合失稳的突变效应,对开采扰动引起上覆岩层运动和断层滑移失稳关联耦合的力学机制进行了探讨。

摘要
 ABSTRACT
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的频繁发生与复杂地质构造失稳关系密切,其中断层作为典型的地质构造是诱发冲击动力灾害的重要因素。推导了表征断层滑动特征的位移场和能量场的分布函数,并以河南义马矿区地质构造及千秋煤矿2122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搭建了模拟工作面开采过程和断层滑动的物理模型,监测了上覆岩层和断层区域位移、能量和温度等多参量演化规律,研究了断层覆岩失稳突变效应,探讨了开采扰动引起上覆岩层运动和断层滑移失稳关联耦合的力学机制。
研究结果显示,开采扰动下,断层面上应力、位移及能量等参量极值点出现频率沿断层垂直方向从上到下呈现由密至疏的分布,断层面上部岩体较下部更易受到采动影响而处于非稳定状态,是断层滑动的主要动力源;断层滑动是一个由上到下、由局部到整体、先低能后高能的逐步加速且非连续的动态失稳过程,并伴随应变能依次表现出低能稳定、逐步积聚和高能活化3种状态,最大应变能增量出现于断层面上部,应变能的大量释放将加速断层自上而下的失稳滑移;断层面滑动过程中,岩体温度也随之呈现出阶次递增的特征,表现为微小扰动时的恒温阶段、应力积聚引起的局部上升阶段和滑动失稳引起的全域温度激增阶段;断层的非线性和非连续动态失稳现象与工作面上覆岩层的运动和垮落破断关系密切,基于开采扰动时上覆岩层运动和断层滑动之间发生的关联耦合响应,研究了断层覆岩耦合失稳的突变效应,具体表现为断层附近岩层压力的突增、断层面应力的剧烈变化、断层面位移加速变化并向下部发展、应变能大幅度频繁波动以及温度场的阶次递增。研究表明,覆岩垮落为断层的非稳态滑移施加了冲击载荷,应变能突然释放造成的断层严重滑移失稳也将对已经受过变形、遭受过破坏的上覆岩层带来二次剧烈冲击并发生大面积垮落,产生的卸荷作用为断层向该区域运移提供了附加空间,更加速了断层的滑移失稳和上覆岩层的垮落破坏,极易诱发冲击地压灾害。
部分图片





 1    断层面力学参量分布特征


 2    义马矿区千秋煤矿地质概况


 3    相似模型及各参量监测点布置


 4    模型加载阶段应力变化


 5    工作面上覆岩层压力变化曲线


 6    采动影响下断层模型动态破坏以及位移演化过程


 7    加载阶段断层附近声发射事件分布情况


 8    工作面推进过程中断层附近声发射事件分布情况


 9    断层面一点处的能量变化曲线


 10    加载阶段断层面温度变化量云图


 11    工作面开采过程中断层面温度变化量


 12    断层覆岩失稳突变效应综合分析


 13    断层覆岩耦合破坏失稳分析





作者简介


王宏伟,教授,任职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长期从事煤矿复杂地质赋存环境与冲击地压相关性及致灾机理研究荣获全国煤炭青年科学技术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先进个人杰出青年科技工作者;入选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骨干个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越崎青年学者”和《煤炭学报》编辑部新锐科学家


‍‍‍‍‍‍


来源:

王宏伟,田政,王晴,等采动诱发断层覆岩耦合失稳的突变效应[J]. 煤炭学报202348(8):2961−2975.


责编:郭晓炜‍‍‍‍‍‍‍‍‍‍
编辑:赵泽维
审核:张晓宁


  责任编辑:宫在芹
今日专家
今日企业
  • 尤洛卡精准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煤矿顶板灾害防治设备的龙...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