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基于CRITIC赋权法的传统发电上市公司低碳转型发展评价研究

2023-09-14




基于CRITIC赋权法的传统发电上市公司低碳转型发展评价研究










作者:赵长红,周瑞瑶,张李琳,黄辉

单位: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文章刊发:《煤炭经济研究》2023年第6期






摘要:电力行业的低碳转型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传统发电上市公司作为我国发展新能源的主力军,需要积极推进低碳转型进程,同时还需承担起电力安全保供的社会责任。以企业火电装机占比30%为阈值,选取31家发电上市公司,构建了包括经济支撑、制度保障、转型进展和技术投入4个维度以及19项指标的低碳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CRITIC客观赋权法,对发电上市公司“十三五”期间转型发展进行评价。研究发现,转型进展维度权重最大,占31.8%;其次是制度保障,占30.2%。排名前三位的发电上市公司是吉电股份、华电国际以及国电电力,原因是在“十三五”期间的转型执行力度较强,火电装机占比较低。为此,提出如下建议:①设立专项低碳转型基金,用于支持转型过程中的各项支出;②扩大报告披露的程度以及提高披露的质量;③加快清洁能源发展;④加大低碳技术研发投入力度。

关键词:发电上市公司;低碳转型;转型评价;CRITIC客观赋权法






    0  引言

电力部门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2020年电力行业碳排放总量约36亿t,电力行业碳排放约占我国能源碳排放的40%,其低碳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这要求电力供应的主力从煤电转向清洁可再生能源。本文研究对象是发电上市公司,原因如下:第一,发电上市公司具有信息披露义务,评价信息数据可完整获取;第二,发电上市公司体量规模较大,其转型对于整个电力行业的影响较大,同时也对其他发电公司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因此,以发电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合理的权重方法,评价企业低碳转型进展。

以往国内外学者对发电企业低碳转型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低碳发展的单一维度视角,但发电公司的低碳转型评价是综合维度评价,还需从财务、技术以及制度等角度来考量公司的转型情况。

在已有的研究当中,学者们在构建财务指标时,往往会考虑企业的特性。因此,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上市特性以及电力公司低碳发展要求特性,针对发电上市公司,提出新指标来综合评价其财务绩效。

本文参考ESG评价方法的思路,同时结合发电上市公司的特点以及披露的制度,确定将低碳承诺、社会责任报告完善程度、低碳执行及公司是否设立战略委员会等4个指标作为制度保障的二级指标。

本文贡献及创新点如下:①本文构建4个维度、19项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相比于现有研究指标体系,提出了发电量增长率与经济增加值(EconomicValueAdded,EVA)增长率弹性系数、燃料成本控制能力、度电排放因子等新指标;并采用新指标体系,对发电上市公司低碳转型进展进行评价。②针对指标间存在的相关性,采用了CRITIC方法对发电上市公司低碳转型进展的指标客观赋权,合理反映出传统发电上市公司低碳转型进展。③根据评价计算结果,对所有研究的样本公司。


1  发电上市公司低碳转型进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  公司样本选取

传统发电上市公司作为我国发展新能源的主力军,需要积极推进低碳转型进程,同时还需承担起电力安全保供的社会责任。我国现有1500多家发电公司,一部分以新能源为主发电,一部分以煤电发电为主。本文以企业火电装机占比30%为阈值,选取31家传统发电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截至2021年,我国火电装机容量达129678万kW。本文选取的31家传统发电上市公司火电资产占全国火电资产比例为49.9%,其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仅有3家,所以以传统发电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并且对大部分传统发电公司都有借鉴意义。

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由于传统发电上市公司低碳转型进展评价的复杂性,难以使用单一维度进行充分评价,因此需要构建多维度指标体系,用来评价低碳转型进展情况。指标之间需要有一定关联性,设计的低碳转型进展评价指标关系如图1所示。为了使得评价的维度更具有全面性,从经济、技术、制度等角度来支撑转型进展,所以本文研究所选的4个维度较符合发电上市公司低碳转型战略原则。

本文收集31家传统发电上市公司2016—2020年年报、社会责任报告以及各权威平台披露的信息,从中获取相关数据。

在经济支撑维度中,所有二级指标运用2016—2020年的增长率作为评价指标;在转型进展维度中,除碳生产率及排放因子外,二级指标也用增长率来衡量2016—2020年的情况;在技术投入维度中,所有的二级指标都是看其变化情况;在制度保障维度中,二级指标用定性指标来衡量“十三五”期间低碳承诺的计划以及执行情况。将经济支撑、制度保障、转型进展和技术投入子系统分解为相应的指标,见表1。



2  CRITIC赋权评价模型


本文运用CRITIC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它是基于评价指标的对比强度和指标之间的冲突性来综合衡量指标的客观权重。CRITIC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评价矩阵。在n个待评价的样本中有p项指标,如下式所示。

步骤2:标准化处理。使得所有数据都在0~1之间,如下式所示。

步骤3:计算指标的变异性、冲突性及信息量。变异性以标准差的形式来表现,具体如下式所示。

步骤4:计算指标冲突性。指标的冲突性用相关系数来表示,如下式所示。

步骤5:信息量计算。信息量计算如下式所示。

步骤6:计算客观权重,如下式所示。



3  评价结果

3.1  指标分析

本文计算步骤包含2步:第一步由CRITIC客观赋权法得出二级指标的权重;第二步根据权重计算4个维度的整体得分,最后计算出公司的总排名情况。4个维度的整体得分,最后计算出公司的总排名情况。

一级权重及二级权重如图2所示。经济支撑、制度保障、转型进展和技术投入权重分别为22.4%、30.2%、31.8%和15.6%。由于各公司在经济支撑及技术投入方面的数据差异比较小,指标冲突性也较小,所以所占权重较大。二级指标从权重图中可以看出,首先在经济支撑维度中,总资产周转率增长率所占权重最大为5%,反映出发电上市公司低碳转型的整体资产营运能力占比较高;第2位是每股经营现金流增长率所占比重为4.7%;剩余4个指标均在2%~4%之间。其次在制度保障中,公司是否设立战略委员会这一二级指标所占比例最高为11.5%,是衡量上市公司的重要指标。只有上市公司董事会会下设战略、审计、提名、薪酬等委员会,一般的股东有限公司不会设立,故又称专属指标。其余二级指标均在6%~7%之间。再者,在转型进展中,考虑了火电、可再生能源及碳排放等因素。在转型过程中,这些指标是不可忽视的。其中与火电相关的指标以及度电排放因子指标均为负向指标,占比越小,对公司转型进展的评价越高。计算得出火电发电量占比增长率指标比重为6.7%,度电排放因子指标比重为6.4%,其余二级指标的权重较为平均。最后是技术投入,其中研发投入变化这一二级指标占比最大为5.9%,反映出发电上市公司对发展低碳技术的重视程度。

3.2  排名分析

根据一级指标的权重结果,计算出31家公司的排名,如图3所示。

根据图3得知,排名前五的上市公司分别是吉电股份、华电国际、国电电力、国投电力及京能电力;而排名后五的分别是申能股份、浙能电力、湖北能源、大连热电及华电能源。本文绘制各个维度下各公司的柱状图,更直观地显示排名前五以及排名后五公司各个维度情况,如图4、图5所示。排名前五的公司主要原因是在制度保障维度中的成绩非常突出,华电国际在此维度中排名第一。尤其在是否设立公司战略委员会这个二级指标中,排名靠前的公司几乎都成立了对应组织,以帮助公司更好地进行决策以及确定公司的发展规划等,是评价中较重要的环节。其次是转型进展维度的得分较高,并且所占比重较大,使得这5家公司整体排名靠前。对于排名后五的5家公司来说,技术投入的占比相对较低,说明排名靠后的公司技术投入较少,这不利于公司转型。大连热电技术投入尽管是这5家公司中相对较高的,但比起其他靠前的公司来说,还是存在劣势。同时,经济支撑以及制度保障2个维度得分也处于较低的位置,尤其是这5家公司整体的财务水平处于不良状态,这对公司转型有一定影响。而转型进展方面与其他维度相比,得分较高,总体来说火电占比相对减少,但即使这部分成绩较好,也无法使得公司在整体评价中较为突出。


4  结论与建议

4.1  研究结论

1)发电上市公司低碳转型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本文设计的指标体系中,经济财务支撑涉及多个指标,可全方位评价转型过程中的经济水平,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吉电股份的经济支撑得分在所有公司中最高,有71%家公司经济支撑得分在0.2分以下,尤其是排名靠后的公司,在经济支撑这一维度的得分更低。

2)公司承诺的清晰程度以及执行力度差别较大。在制度保障这一维度的评分中,排名前五的公司在其社会责任报告中承诺的计划较为全面,且内容清晰,包括清洁能源发展规模、煤电改造计划以及发展公司业务新模式等。而对于排名靠后的公司来说,公司相关内容的披露较少。例如,大连热电公司仅提到实施了煤改电供暖改造,发挥热电联产优势,发展冷热电三联供产业;并且公司按照环保排放标准进行环保改造,促进节能降耗。由于数据不明确,披露的程度不够深,使得大连热电公司在制度保障中的评分在所有公司中排名落后,其他评分同级别的公司也存在相同问题。

3)排名靠后的公司火电装机占比较高,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在这31家样本公司中,超过50%的火电装机占比较2016年有所提升。排名靠后的公司如华电能源及大连热电,火电装机占比翻倍增长,然而火电发电量占比却呈现负增长趋势,公司整体进展速度缓慢。而对于排名较前的公司,其火电占比明显减少,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增加,度电碳排放量也比排名靠后的公司要少,整体转型情况良好。

4)传统发电上市公司技术投入占比较少。约有1/3家公司的2020年技术方面费用支出相较于2016年年未有所提升,有2家公司出现负增长,分别是华电能源及福能股份。公司技术投入较少,技术匮乏,使得在转型过程中,进度较为缓慢。

4.2  相关政策建议

1)借助集团背景,建立资金体系及转型专项基金,助力公司转型。在这31家上市公司中,部分属于五大发电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可以借助集团背景,发展自有金融产业的同时,与各大银行进行合作,为企业低碳转型发展提供依托保障。设立专项转型基金。煤电企业转型过程中,涉及清洁能源电力投资、煤电机组改造投入、技术研发投入和资产处置、人员安置等多项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很容易引发企业资金链风险。因此电力企业应提前设立低碳转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转型过程中的各项支出。目前央行也针对性地推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并且表示该工具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等3个碳减排领域,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发电上市公司可以利用好相关政府支持工具。

2)扩大企业报告披露的程度以及提高披露质量。督促上市公司提高其社会责任报告的完善程度以及对其执行的力度。有效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一方面可加强企业对环境和社会风险的管理,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同时可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有助于展示企业的整体形象,提高企业的声誉和竞争力,增加企业的财务稳定性。同时提高披露报告的质量,对公司在例如招标、税收减免等方面也会产生影响。

3)加快清洁能源发展,推进低碳转型。目前发电上市公司转型的过程中,一些公司积极向清洁能源靠拢。例如,国投电力控股装机结构持续优化,增量沿着水电、火电、风光的顺序增长。2018年后,国投电力开始实施火电剥离,风光主导的战略。而目前传统发电上市公司大部分仍然停留在火电发展中。从“双碳”目标的减排要求看,公司应尽可能地减少火电装机占比,逐渐用碳排放较少的甚至零排放的清洁能源代替。可以根据公司所在地区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当前资源,加大新能源投资的同时,也探索其他业务。例如,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开发中上游水电、集中式储能项目,加紧布局氢能产业链等。

4)加大低碳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发电上市公司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对煤电要严控新增,对现存机组加大低碳技术投入,例如对机组进行耦合生物质改造、灵活性改造、节能降耗改造以及加装CCS等,在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要求的同时,为企业转型升级奠定基础。另外公司要顺应能源科技创新趋势,可以以创新业务技术研发为切入点,加大技术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作用,有序推进企业低碳转型。


整理发布:丛宇(实习)

审核:李修东

电话:010-84261852

邮箱:mtjjyj2015@126.com

网站:www.mtjjyj.com

声明:《煤炭经济研究》已刊发此文,享有本论文数字化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煤炭经济研究》依法保留追究权。

  责任编辑:宫在芹
今日专家
亮点论文

一研究背景 传统的机械故障诊断方法十分依赖信号处理和专家经验,很难自主挖掘海量数据中的有效信息。本文将深度学习算法应用到矿井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基于...

今日企业
  • 尤洛卡精准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煤矿顶板灾害防治设备的龙...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