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点
首先采用TOPSIS熵权法测算了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将省级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与上市工业企业数据相结合,探究数字经济与工业企业碳排放的关系及影响机制。从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管理效率两方面深刻探讨数字经济赋能工业企业碳减排的作用路径;从区域和企业两个层面深入探讨数字经济对工业企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及异质性,为差异化定制数字经济减排政策提供依据。


长按识别二维码可下载全文
数字经济发展对工业企业碳减排的影响
——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作者:杨思微1,李品1,2
单位:1. 西安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2. 陕西省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
摘要/关键词
摘要:基于2011年—2020年A股上市工业企业数据,结合中国省级层面的宏观指标,采用TOPSIS熵权法测算出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工业企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①数字经济发展抑制了工业企业碳排放,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每增加1个单位,工业企业的碳排放会减少0.576个单位。经过内生性处理和替换变量测算方法等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②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为工业企业碳减排提供了更多技术支持。数字经济发展也可以促进企业管理效率提升,但可能存在“遮掩效应”,从而难以对企业碳排放降低起到正向作用。③数字经济发展对工业企业的碳减排效应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成熟企业以及东部地区表现尤为显著。
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数字经济;工业企业;碳减排;固定效应模型;稳健性检验
结论与政策启示
1)重视数字经济的碳减排效应,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全面推进数字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加快数字新基建,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互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强化对企业的支持,推动其在低碳领域的应用与成果转化,催生数字降碳新技术、新成果。同时,还应重视数字经济在碳减排方面的潜力,通过工业数字化和数字工业化的结合,需共同努力推动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型,以符合国家的“双碳”战略。
2)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管理效率路径机制,一方面,加强对科技发展的重视,推进技术创新,助力数字经济发挥环境效应。政府可以增加对绿色科技的投资,支持新能源、能效改进、碳捕捉和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加强科技创新和商业化应用之间的衔接,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强优化企业管理流程,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助力数字经济发挥抑制碳排放的环境效应,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3) 各省因地制宜制定与本地区节能减排相适应的数字经济发展政策。实证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在东部地区拥有更加显著的碳减排效应,应大力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人才培养,另外,鼓励各地区建立基于本地要素禀赋的数字经济发展体系,识别本地特色、找准发展定位、明确发展任务,加强区域间差异化发展,从而达到碳减排的效果。
4)数字经济发展策略也应因企而异。数字经济发展应适度地向新创企业、小规模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等倾斜。为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的工业减排效应,应当充分结合企业规模、年龄以及所有制结构等因素,制定更为“精准滴灌”而非“遍地漫灌”的扶持政策体系,有针对性地推进企业数字经济发展。
5)加强碳交易市场的交易机制和运作体系在企业减碳行为中的激励作用,扩大碳市场在各个行业的覆盖范围。建立一个全面的碳交易市场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关键。一个运作良好的碳交易市场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交易和减排成本,还可以刺激内在的市场优化和转化。此举也将弥补中国碳金融部门发展的不足,促进数字经济和碳交易市场的协同发展,以实现企业减碳的最佳结果。
部分图表

表2 指标说明
表3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表7 异质性分析
作者简介


李品 副教授
《煤炭经济研究》青年编委
李品,博士,博士后,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陕西省软科学研究基地“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研究基地”主要成员,陕西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专家组成员。研究方向为碳中和与数字经济、应急治理、“一带一路”投资相关政策与模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培优项目和陕西省哲社青年项目各1项,参与碳中和与能源转型相关项目10多项,在管理和能源经济类CSSCI、SSCI&SCI期刊发表论文10多篇,其中ESI热点与高被引论文1篇。提交决策报告获得国家能源局等部门采纳。2023年获民进上海市委决策咨询三等奖。担任《煤炭经济研究》青年编委,《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IEE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Review》等期刊审稿人。

引用来源

杨思微,李品. 数字经济发展对工业企业碳减排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J]. 煤炭经济研究,2024,44(3):10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