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基于BOTDR的区段煤柱水平变形监测

2024-05-28



基于BOTDR的区段

煤柱水平变形监测

1,2,郝鸿儒1,*,杨健锋1,2,高登彦3

高奎英3,陈建华3,杨 1,刘泽宇1 



作者单位



(1. 西安科技大学 能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2. 教育部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54;3. 国家能源集团 神东煤炭集团,陕西 神木 719315)

01

创新点

1、 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应用于区段煤柱内部应力应变监测,并通过应变积分法计算出煤柱变形量,从而及时感知煤柱损伤程度和破坏范围,对于煤柱合理留设、围岩控制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 通过获取的分布式光纤应变数据,得到了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区段煤柱的变形情况,反映了煤柱变形与采动应力扰动之间的动态关联。

3、 建立了煤柱水平应变与垂直应力之间的指数函数关系式,表明采动应力的分布与演化对煤柱变形与破坏影响较大。

02

文章主要内容

01

区段煤柱分布式光纤监测原理

1.1 分布式光纤监测传感原理

1.2 区段煤柱水平变形监测理论

1.2.2 煤柱水平变形光纤监测分析

02

分布式光纤拉拔加卸载试验

2.1 试验方案

2.2 试验结果分析

03

工程概况

3.1 工程背景

3.2 22206工作面概况

04

区段煤柱光纤传感监测及数据分析

4.1 光纤传感监测系统

4.2 现场数据分析


扫描阅读原文

03

作者简介


柴敬,男,1964年1月生,中共党员,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杨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学校第七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能源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编委。曾任校研究生部主任,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能源学院院长,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带头人,第六届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曾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陕西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和中国煤炭学会委员、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委员等职。现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软岩分会、地质与岩土智能监测分会理事,陕西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监事会副监事长,曾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和中国煤炭学会委员等职。

研究方向: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实验岩石力学、光纤传感智能监测

主要成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面上项目,高校博士点专项基金、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220篇,SCI、EI收录85余篇,三高论文6篇,领跑者F5000论文1篇,专利50余项。指导的博士生获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




引用格式



柴敬,郝鸿儒,杨健锋,等. 基于 BOTDR 的区段煤柱水平变形监测[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24,52(5):46−55.

doi: 10.12363/issn.1001-1986.23.10.0649

  责任编辑:宫在芹
今日专家
亮点论文

创新点1基于木质素自身特性及能源环境现状探讨了当前木质素增值转化的挑战,突出了木质素原位催化加氢脱氧策略的优越性;2系统梳理了木质素原位催化加氢脱氧策略的研...

今日企业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